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是多年生冷季型草坪草,由于属性优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常规绿地建设和高强度经济草坪,但匍匐翦股颖应用中病害发生频繁,导致其应用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多种化学杀菌剂被广泛使用,导致病菌耐药性的增加使病害的防治更加困难,同时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违背了生态建设的初衷。近年来诱导植物抗病性被广泛研究,也为草坪病害的防治带来新的发展前景。本次研究采用2,3-butanediol(2,3-BD)作为抗病诱导剂,对苗期匍匐翦股颖进行诱导处理,并接种草坪草褐斑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通过对其结构、细胞壁组份和木质素合成前体酚酸的研究,观察诱导剂2,3-BD对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未诱导接菌处理,2,3-BD诱导处理后匍匐翦股颖叶片细胞结构排列更为紧密,气腔变小,上、下表皮细胞显著增大,第7天差异最大分别是其1.19和1.26倍,并且有较多乳突形成;叶肉细胞增大,第15天差异最为显著,是其1.30倍;叶绿体数量也明显增加,维管束和导管大小在各时间段均变化不明显,但木质化程度较高,皮层组织加厚。(2)2,3-BD诱导处理并接种病原菌后,与未诱导接种处理相比,细胞受害程度明显减轻,细胞间形成丰富胞间连丝,叶绿体结构完整呈纺锤形且紧靠细胞壁,在叶绿体中形成大量淀粉粒,线粒体数量也相应增加,细胞壁加厚且出现明显褶皱,细胞壁交联处更为明显,并有高电子致密物质沉积。(3)2,3-BD诱导处理后,匍匐翦股颖叶片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HRGP含量在各时间段均有大量积累,显著高于对照和未诱导接种处理,分别在第13、11、9和9天出现相应峰值,相比未诱导接种处理分别提高了5.7%、17.6%、16.5%和42.5%,并且木质素和HRGP积累的时间进程和强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果胶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始终显著高于未诱导接种处理,在第11天出现峰值,相比未诱导接种处理提高了0.9%。(4)2,3-BD诱导处理后,对-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和芥子酸含量均得到提高,其中对-香豆酸和咖啡酸含量始终高于对照,且差异性显著,同时发现4种酚酸的峰值变化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与木质素合成过程顺序相符,其出峰时间依次为对-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分别在第7、9、11、13天依次出现,且与未诱导接种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分别是其1.38、1.39、1.11和1.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