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目前电厂使用最广泛的脱硫工艺,其中亚硫酸盐被氧化成硫酸盐的过程是关键的反应步骤。在实际过程中,工业用的燃煤锅炉,尤其是燃烧煤粉的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同时,由于氧化率未达到要求值,从而使得产生的石膏晶体不足,形成了亚硫酸钙和硫酸钙的混合晶体。这些导致浆液中存在大量细小颗粒,对气液反应的进程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在脱硫浆料体系中,细颗粒的量并不大,因此,细颗粒对传质的影响长期被研究者忽视,目前的研究,对微细颗粒对该反应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以活性颗粒与惰性颗粒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温度、颗粒固含率、颗粒粒径、转速以及颗粒本身的性质等影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比较了活性颗粒与惰性颗粒对反应改变程度的大小。本文所用的实验装置为搅拌釜反应器,亚硫酸盐浓度为0.5mol/L,使用的活性颗粒是活性炭颗粒,所用惰性颗粒是玻璃珠颗粒。实验结果表明,传质系数随着颗粒的固含率增加而增加,但是存在临界值,对于活性炭颗粒,其值约为0.6g/L,对于惰性颗粒,其值约为0.4g/L;当粒径小于10μm时,不管是活性颗粒还是惰性颗粒,传质系数均与粒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当粒径大于10μm时,传质系数无明显变化。另外,由于颗粒对气液界面流体力学影响作用大于颗粒传输机理的作用,因此玻璃微珠对传质的影响要大于活性炭的影响。最后,本文还推导出了不同含固率增强传质的一维稳态数学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相符,但是模型有一定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