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对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吗——基于结构突变理论的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消费都被经济学家作为有效需求的核心,也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中的最重要的一驾。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力。税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宏观调控工具,其对居民的消费产生很大影响。近年来,中国的税收攀升引人关注,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局面未有改观。面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而税收攀升的情况,我们不免担忧税收收入快速攀升会挤出居民消费。  本文以1980年到2011年我国除香港、澳门、台湾、重庆、西藏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实证分析样本,建立带结构突变的回归模型,分析税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作者发现税收对消费不存在挤出效应,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明显促进了居民消费,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居民消费得到了一定刺激,但是不显著。
其他文献
自苹果公司2007年相继推出iPhone以及2010年推出iPad产品后,智能手机和掌上电脑迅速发展,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也就是UI,图形用户界面)应运而生.UI设计经过十多年的发
自2013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之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剩下了最后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随着国内保险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保险产品的职能已经从单纯的保障性功能逐渐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发展迅速,通过保单质押业务缓解短期资金流动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银行业的消费者保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与美国在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方面不同的现状,并借鉴美国在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构建我国银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可有效地帮助中国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服务于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