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时期,即是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时期。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近代化同样也是整个社会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具有明显过渡性特征的清末民初教师群体逐渐由萌芽走向壮大,并最终代替了传统教育意义上的“学官”、“私塾先生”,完成了新旧师资的“新陈代谢”。本文以清末民初(1862—1918)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教师的来源、身份地位、知识结构、群体活动等方面,对这一时期教师近代化的演进进行了考略,以期能够认识到教师群体在特定社会转型时期呈现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作为性质上完全不同于近代教师的清末教师群体,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教师群体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的教师在群体来源、知识背景、身份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与特征,教师群体主要源于科场士子,他们以科考内容作为教学知识,在身份地位上以官场为依托,是异于近代教师职业的职业群体。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晚清近代教师之萌芽——教会学校师生与洋务学堂中的教师以及留学生出身的教师开始出现。19世纪60年代伴随鸦片战争而大量出现在中国的教会学校师生、洋务学堂教师以及留学生出身的教师在来源、知识结构、群体活动等方面最初具备了近代教师职业的特征,萌芽状态的近代教师群体也由此开始出现。随着清末新政的推进,我国首次确立学制。在此前所未有之转折下,随着清末教育方面的改革、专门教师培养制度的确立,近代教师群体中又增加了师范生、留日学生、改良塾师以及教会学校毕业生。在群体知识结构、活动方面,教育科学知识已初现端倪,但并未占据主流。另外在身份方面,新政时期的教师并没有摆脱品级官衔。这些均表明近代教师群体在这一时期有所发展,但在社会没有发生真正变革的情况下,依附于社会的学校教育以及教师群体不可能真正完成其近代化。在民主共和制取代了君主专制的社会变革下,中华民国的成立为教育的近代化带来了质的突破。师范教育获得制度化及法制化的保障,大量师范毕业生、留学生成为这一时期近代教师群体的主要来源,教育科学知识在教育界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华民国成立之后,颁布法令彻底改变了教师这一职业依附于官僚系统的局面,从而使得教师身份具备了独立性。教师群体走过了由萌芽到制度化并最终成熟的历程,基本完成了其近代化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