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激子解离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具备可通过低成本溶液法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的突出优点,已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新型高性能给、受体材料的蓬勃发展和器件制备工艺等技术的提高,使得有机光伏效率屡获突破。进一步提高有机光伏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依然是该领域研究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然而,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材料中分子间作用力属于弱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范德瓦尔斯力、氢键等,导致有机材料的介电常数较低、电声耦合系数较高、激子束缚能较大。因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激子解离过程需要克服较大的激子束缚能,该过程使得有机光伏器件中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严重地影响了器件性能。许多基于新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在较低能量损失条件下可以实现高效的激子解离,并获得优异的器件性能,但涉及激子解离的内部复杂的物理过程和工作机制等仍不清晰。深入理解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激子动力学过程,阐述激子解离物理机制,定量关联激子解离与器件性能参数,对于优化材料结构、抑制能量损失、提升器件性能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以上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深入研究了新型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光电器件中给、受体材料的激子解离动力学过程,具体工作内容如下:(一)单重态裂分给体材料激子解离。我们选择具有单重态裂分效应的给体材料TIPS-pentacene和非富勒烯受体材料IT-4F制备有机光伏共混薄膜,系统地研究了共混体系中给体材料的单、三重态激子动力学过程。由于TIPS-pentacene材料的单重态裂分是一个放热过程,可保证共混薄膜中高效的三重态激子产率。受体材料IT-4F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低于TIPS-pentacene的三重态能级,为三重态激子解离提供理论保障。利用稳态吸收光谱和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实验共同揭示了共混薄膜的结晶性,并关联瞬态吸收光谱中三重态激子动力学过程。结果证明,共混薄膜中发生了有效的单重态裂分,产生的1(TT)在给、受体界面发生解离:(1(*TIPS-pentacene)+TIPS-pentacene→1(TT)→3(TIPS-pentacene)+),随后电子-空穴对在界面发生孪生复合:(3(TIPS-pentacene)++e-→3(*TIPS-pentacene)),产生三重态激子。此外,三重态激子可直接通过单重态裂分效应直接产生。通过分析结晶性对TIPS-pentacene薄膜的光物理过程以及电学特性影响,发现增强TIPS-pentacene的结晶性可提高载流子的有效传输。本工作阐明了在本体异质结单重态裂分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中,单重态裂分与激子解离相互竞争的关系及内部复杂的光物理过程,为实现高性能体异质结单重态裂分有机光伏器件提供实验依据。(二)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激子解离。我们利用超快光谱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共轭聚合物给体J91与具有不同最高分子占据轨道(HOMO)的受体材料(m-ITIC,ITIC,IHIC,IEICO-4F,IEICO)之间的空穴转移过程。借助于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并选择性激发受体材料,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不同HOMO能级差体系(0.05-0.42eV)与空穴转移时间尺度(1-1000ps)的关系。结果表明,低能级差体系中可实现超快空穴转移,这与自由空穴在给、受体界面转移规律一致,表明受体激子解离过程需要的驱动力较低。此外,通过定量关联空穴转移效率与光伏器件性能,发现空穴转移效率是影响器件性能的关键参数。阻抗频谱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相结合,揭示了非富勒烯受体中存在分子内、分子间离域激子。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证明了共混薄膜中的空穴转移来自于弱束缚的受体激子解离而不是弗伦克尔激子解离。我们提出在“受体-给体-受体”(A-D-A)结构的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受体中的弱束缚离域激子有效解离,主导共混薄膜中的空穴转移过程。该工作为设计新型受体分子、深入理解受体激子解离机制和优化器件性能提供了新的视角。(三)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分子间离域激子解离。为了进一步揭示受体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子与分子间离域激子对空穴转移过程的影响,本工作借助高性能PM6:Y6有机光伏共混体系,研究了受体激子的离域性及激子解离过程。共混溶液相关的超快瞬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受体分子Y6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子与给体材料PM6之间没有发生有效的空穴转移。然而,在薄膜中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PM6:Y6共混薄膜的瞬态吸收光谱中观测到分子间离域激子,且相比于Y6薄膜,分子间离域激子数量大幅度减少,表明了分子间离域激子在给、受体界面有效解离。此外,我们利用温度相关的稳态荧光光谱及阻抗频谱,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受体材料Y6、ITIC、IEICO-4F、PC71BM分子堆积对于激子离域性的影响。结果证明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子的强束缚性和分子间离域激子弱束缚性。本工作深入阐述了分子内、分子间离域激子对空穴转移过程的影响,对于完善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激子解离等机制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痛风是血尿酸水平升高致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伴随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基础。痛风急性炎症反复发作且可自发缓解是其区别于其他炎性疾病的特征之一。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机制,通过诱导受损细胞成分与溶酶体融合来介导其降解,维持内环境稳态。自噬参与痛风的发生发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噬参与NLRP3炎性体、N
目前我国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装配式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外挂墙板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外挂墙板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单一材料的墙板自重偏大,保温隔热性能难以满足要求;(2)组合夹心式保温墙板的平面外受力性能有待更深入的研究;(3)大多组合夹心式保温墙板的保温层及内、外叶墙板材料性状差异较大,影响预制生产效率。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依托江苏
拉索是斜拉桥的关键受力构件,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拉索锈蚀或者长期动荷载产生的拉索疲劳,都会导致斜拉索刚度退化和强度衰减,影响斜拉桥的安全运营。如何实时掌握斜拉索的病害损伤,科学评估拉索健康状态,对保证斜拉桥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研究以芜湖长江大桥斜拉桥上游测点挠度增量识别上游损伤斜拉索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桥梁挠度监测的斜拉桥拉索损伤识别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Ansys平台建立芜
目的:观察含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的初始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方案[TDF+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依非韦伦(efavirenz,EFV)]长期治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AIDS)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情况,探讨临床早期评估肾功能损害的适用指标,为四川省艾滋病定点医疗机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和云存储技术的兴起,为了方便访问和节省资源,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将加密文件外包给云端服务器。可搜索加密允许用户对云端的加密数据进行搜索操作,且在此过程中不会泄露数据内容。作为可搜索加密的重要分支,对称可搜索加密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云环境下对称可搜索加密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如下两个方案。为了满足用户访问加密数据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个保护数据隐私的对称可搜索加密方案。方案使用
人口老龄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国家老龄化有关部门发现,老龄化问题竟成为未来50年内我国的一个最重要问题,老年人口数量将会在未来50年的时间内增长到4.37亿,占到人口总数的30%。截至2019年年底,黑龙江省60岁老年人口数达到515.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3.8%。哈尔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22.6%。亟需解决老年人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老年人
学位
确保型钢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作用,是两者合作的重要基础,也能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破坏、极限承载力、刚度、裂缝以及分析方法。型钢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高、刚性大、延展性好,还有良好的耗能性能和抗震性能,特别适用于地震地区,尤其是地震区的高层、超高层的建筑中,使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更为有利,在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颇为广泛。本文分析探讨了在型钢混凝土中,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粘结作用的滑移机理,针对混凝土强
动物药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三大组成之一,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限于动物药自身化学组成复杂,分析难度大,与植物药相比,其基础研究薄弱,质量控制技术和水平亟待加强。Totality-of-the-evidence(TOE),“证据链完备性”,是美国FDA《工业界植物药研发指南》推荐用于活性物质不清晰的植物药的质控思路,强调明确大类成分组成和从源头基原品种、采收加工到成品等过程的全成分质控,特别适合用于
法律上对人格权开始进行保护,和人对自身的认识是紧密联系的。近代社会,是人类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时代,确立了人在现实中的中心地位。人格及人格权不完全是法律逻辑演化的
特高压输电工程在其经济、技术和应用方面都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国内外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高速的发展。1000kV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虽然可以有效的解决500kV超高压电网普遍存在于电能输送、安全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输电技术不足问题,但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与500kV超高压的相比提高了一倍,且传输距离往往特别长,其分布电容问题引起的电容电流也相应特别大,故障产生的暂态分量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