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的城市森林提取及动态变化研究 ——以北京六城区为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的发展引发了包括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水资源污染与短缺、城市热岛效应和大气污染等在内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城市内的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够通过光合作用等来缓解城市气候效应、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等。因此研究快速发展中城市的植被面积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北京市的六个市辖区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城市森林覆盖变化的研究。本文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研究区内地物波谱特征曲线的基础,利用TNDVI、RVI等11种植被指数对Landsat数据进行处理比较分析选取了一种能够将植被与背景地物进行分离、方便植被提取的一种植被指数。基于此指数对研究区影像进行处理得到研究区的城市森林覆盖率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11种植被指数的植被提取实验结果后发现,GEMI、NDGI与GVI的植被与地物可分离较高,但GEMI的植被与未利用地的可分离性较差,NDGI与GVI均可将植被与其它地物进行分类。实际分类提取GVI仅需要一个阈值,减少了分类结果的误差来源,最终选择GVI作为植被提取实验的植被指数。(2)1992-2017年北京市研究区内城市森林覆盖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城市森林覆盖率由1992年的42.94%减少至2004年的29.9%,随后增加至2017年的39.09%。六个市辖区内,东城区与西城区的城市森林覆盖率均呈现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朝阳区、丰台区与石景山区内的城市森林覆盖率变化趋势与整个研究区相同,海淀区内的城市森林覆盖率在1992-1999年期间减少,随后持续增加。(3)基于北京市及各市辖区内的经济、人口等相关统计数据与对应区域内的城市森林覆盖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东城区与西城区的城市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人口密度持续减少的市辖区内,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市森林覆盖率有极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92,人口密度与城市森林覆盖率有极强的负相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7与-0.871,而其他市辖区内相关性很弱。
其他文献
民办高职院校在得到迅速发展之后,在校学生人数迅猛增加,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就成了摆在民办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考题。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不同的民办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做法,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何有效的创新管理工作机制,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题,提高管理成效,实现民办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民办高职院校都在探究和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机制现状的调查和把握,找出了学
对于大学生而言,英语阅读是其获取信息及相关国外学术文献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英语阅读也可以直接影响其他英语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阅读在大学英语四六级中占有较大的分值比重。因此,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过各种考试,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途径之一。在教学当中,英语阅读也同样被视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广受关注。但是在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阅读课堂效率不尽人意,学生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极其关注和重视的方面,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对外汉语对教材中的人物设计。对外汉语教材尤其是初中级汉语教材多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展示课文内容,教材中的人物设计不仅关系到不同国家人物形象的塑造、跨文化的交际,还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播。所以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人物设计这一环对汉语教材编写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四套对外汉语教材里的人物设计进行考察,首先从
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是中国古今文字发展的分水岭,它是对古文字的告别,今文字的开篇,也是书法五体中的一种重要的书体,可以说隶书为行书、楷书、草书书体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新境界。简略看隶书发展的脉络,它萌芽于战国时期,在秦代有所发展,兴盛于两汉时期,汉以后,隶书的发展进入衰微期,虽在唐代有所发展,但在其他时代几乎成为绝学,直到清代才得到复兴。当代书法是一个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力亲为,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多次主持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观点,对脱贫攻坚战作出符合实际的战略部署。随着党中央扶贫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扶贫资金向基层倾斜,再加上扶贫对象量大面广,涉及的资金使用环节多,基
艺术的精髓是自由、想象力和创造性,是自然与人、规则与自由、审美与理性的统一体。艺术创作始于对事物的观察,是关于创作者记录其认知世界的行为,艺术作品是创作者通过感知客观世界自我内化后的产物。作品与作者之间的镜像关系使作者在审视自己的作品时,作品也在“反审视”着作者,作品是独立存在的,与作者之间产生着“磁场效应”。本文采取记录的形式,阐述自我创作的过程,即从最初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到最终呈现出的一个创作结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第六届全国口译大赛为基础,所含内容为笔者在第六届全国口译大赛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西南大区赛上的现场口译情况。本文的案例分析材料为笔者在第六届全国口译大赛三次晋级赛上的汉英口译材料以及笔者相应的笔记截图和译语录音。据此,笔者将对在参赛过程中出现的源语信息转换不完整以及译语概念不清晰等相关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就相应的解决与提升措施进行分析。在本次的口译竞赛当中,信息传递不完整和译语表
2007年,形成性评价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CMoE,2007)为载体,正式进入中国大学英语教育评价领域。该政策的引入改变了风靡全国三十年且影响大而深远的、典型的、大规模标准化测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评价领域独统江山的局面,而形成性评价则在十年间逐步演化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过程评价”(Process Assessment),对大学英语课堂和英语教育产生着影响。本文将着重研究“过程评价”对大学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衣食住行始终是中国民生之根本,而中国陶瓷也将这一规律在陶瓷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住”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而建筑元素在陶瓷的装饰纹饰中有着大量的体现,并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呈现在陶瓷器物上,并逐渐衍化为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徽派建筑是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我国的徽派建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在陶瓷的发展过程中也因合理、适度地提取并挖掘其中的形态元素,构建出具有地域装
本文为一篇非正式演讲交替传译实践报告。非正式演讲交替传译发生的场合多为非正式场合,演讲内容口语化。脱离语言外壳理论在口译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因此,脱离语言外壳理论指导下的非正式演讲交替传译实践活动对口译者的实践极具参考价值。本文以光亚学校家庭教育演讲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以脱离语言外壳理论为视角,结合笔者口译实践,总结出非正式演讲英汉交替传译时影响译者翻译质量的因素,并提出非正式演讲口译中有效脱离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