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简称后发障(AC),是白内障囊外摘除伴或不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使不少白内障患者在术后5年内又失去了光明,尤其对于儿童患者可高达100%。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和增殖,以及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是其发生的中心环节及细胞学基础,而完整的晶状体后囊的存在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迁徙提供了支架,因此切除晶状体后囊即切除了晶状体上皮细胞迁徙依存的支架,从而有望降低后发障的发生率。1990′ Gimbel等应用连续环形撕前囊术(an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l capsularthexis ACCC)明显降低了后发障的发生率,又采用连续环形撕后囊术(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l capsularthexis PCCC)以达到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迁徙依存的支架,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后发障发生率的目的。有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晶状体后囊视轴区连续环形撕除一直径为3~4毫米的圆环,这样既不影响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又去除了晶状体上皮细胞迁徙依存的支架。因此不少学者希望采用PCCC术来降低后发障的发生率,但PCCC对术者的显微操作技术要求甚高,不少术者难以掌握。本实验通过自行研制真空后囊切除器并将其在兔眼郑州大学(2004)研究生毕业论文真空后囊切除器的研制及其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晶状体囊外摘除联合视轴区后囊切除术中使用,连续环形切除晶状体视轴区后囊,以期降低PCCC的手术难度,使广大的术者易于操作。而且由于真空后囊切除器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易于各级医疗单位接受,而使更大多数的后发障患者接受后囊真空切除器的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达到降低白内障囊外摘除伴或不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发生率的目的。方法: 首先我们自行设计、加工完成真空后囊切除器的制作,再将之用于动物实验。实验动物选用8周龄健康无眼病的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50只(50眼),体重2.0~2.S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均选左眼为术眼。A组行常规晶状体囊外摘除术,B组行常规晶状体囊外摘除术联合视轴区后囊切除术(用自行研制的真空后囊切除器来完成对后囊的切除)。术前及术后1、3天测眼压;术后第1、3、7、14天和1、2月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术眼的切口、角膜、虹膜及前房的情况:术后第14天、1、2月在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下检查后囊混浊的情况,并进行评分;术后第1个月及第2个月,在各组中随机选一只眼,进行裂隙灯显微镜后囊照相。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真空后囊切除器的加工制作真空后囊切除器如期加工完成,用于动物实验可连续环形切除后囊组织,操作简单,易于掌握。2.术后角膜反应情况术后前7天内所有术眼的切口周围角膜水肿相对较重,A组在术后10天左右角膜水肿消失,B组于术后14天左右角膜水肿消失。两组角膜水肿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术后前房反应情况术后前3天所有术眼均有前房闪辉,程度均为+十以上,两组无差异,术后第7天左右两组前房闪辉程度开始减轻,两组前房闪辉程度比较P<0 .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第14天两组前房闪辉程度比较P>.05,差异无显著性。郑州大学(2004)研究生毕业论文真空后囊切除器的研制及其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4手术前后眼内压的变化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眼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内比较术后第1天眼压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第3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5.术后不同时期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比较术后1个月A组中有3只兔子出现后囊轻度混浊,而B组有2只兔子出现后囊视轴区增殖膜,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个月A组有13只兔子出现后囊混浊,而B组有2只兔子出现后囊视轴区增殖膜,P<0.05差异有显著性。6.术后不同时期晶状体后囊评分术后一个月A组有3只眼出现后囊混浊,后囊评分均为1分,B组有2只眼出现后囊视轴区增殖膜混浊,后囊评分均为1分,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个月A组有13只眼出现后囊混浊,后囊评分分别为:3只眼评为1分;4只眼评为2分;6只眼评为3分,B组2只眼出现后囊视轴区增殖膜混浊,1只眼评为1分;1只眼评为2分,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晶状体后囊视轴区环形切除可以降低白内障囊外摘除伴或不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2.真空后囊切除器可顺利地将晶状体视轴区后囊组织切除,对眼内其他组织不造成损伤;3.真空后囊切除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4.真空后囊切除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有望成为现代防治后发障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