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妃意象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传承已久、使用频繁的意象。自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天问》起始,湘妃意象就进入了文人的视野,并且受到屈原的影响带有悲伤色彩。然而屈原以后到南北朝,湘妃意象经历近千年的缓慢发展,湘妃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基本上还停留在相思哀怨的神女层面。唐代文人在前朝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发展,使得湘妃意象进一步立体化,情感内蕴进一步丰富化。至唐晚期,湘妃意象表达的情感内蕴,折射出的文化习俗等都逐渐稳定,并且一直延续到宋代以后的诗、词、赋、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在古典诗词和叙事性作品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绪论部分对当前“湘妃”意象研究情况的进行了述评,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一章是“湘妃”意象的界定及其在唐前诗赋中的表现。第一节对意象和“湘妃”意象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的梳理,概括出了以“湘妃”、“湘夫人”、“二妃”、“帝子”、“二女”等为主的湘妃意象群。其中意象概念主要的理论依据是陈植锷的《诗歌意象论》。在界定“湘妃”意象的同时梳理湘妃神话的文献系统。第二节简述唐代以前的湘妃诗赋的创作情况,具体创作情况主要分为湘妃题材诗歌和湘妃意象两个方面梳理。湘妃意象在唐前诗赋中总共出现了约80次,历代文人作品中都有所涉猎,但是总体来讲情感表达还是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相思哀怨方面。第二章是对唐诗中的湘妃意象量化分析及各时期特点概述。第一节通过表格和文字并行的方式将唐代诗歌中“湘妃”意象的使用情况整理出来,大约出现了1000次,涉及诗歌750首左右。从初唐到晚唐的频次呈阶梯式上升趋势。第二节按照初盛中晚的分段方式分别叙述唐诗中“湘妃”意象的特点,初盛唐的湘妃意象入诗主要是诗人一时感怀而作,而中晚唐随着政治上的变动,整体基调变得更加凄凉萧索。第三章是对唐诗中湘妃意象的情感意蕴分析,相对于唐前的单调情感,湘妃意象在唐代的情感内蕴进一步丰满,主要从三个层面分析湘妃意象的情感内蕴。第一节是歌咏爱情与命运悲叹,主要是诗人对于湘妃神话中的湘妃与舜跨越生死的爱情之赞美以及对于湘妃殒身湘江的悲叹。第二节是怀才不遇与贬谪之悲,诗人利用“屈原”和《楚辞》这一桥梁赋予了湘妃意象怀才不遇和贬谪之悲的情感内涵,这与唐代的“安史之乱”、“永贞革新”等事件密不可分。第三节主要离人之痛与漂泊之感,古人远行多行水路,加之湘妃意象自身的凄婉基调与离别、羁旅之愁不谋而合,所以湘妃意象多出现在送别诗中。第四章列举了唐诗中湘妃意象两种经典组合方式。湘妃意象与其他意象并行出现形成经典的组合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对后世诗词影响深远,余韵悠长。第一节是湘妃意象与黄昏意象的组合而产生的悲凉、哀婉的诗歌基调。第二节是湘妃意象与“悲音”意象,比如古典诗歌中典型的“猿鸣”、“子规啼”等。现实的“悲音”与传说中的“湘妃啼哭”,诗歌中展现时空对接中的虚实互化韵味无穷,回味悠长。第五章是唐诗中“湘妃”意象的文化观照,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湘妃意象在诗歌中的表现。第一节通过湘妃意象入诗看唐代的端午节的“竞渡”和祭祀习俗,第二节是从湘妃意象与文人的思想角度,在唐代三教并行的大背景下分析其中蕴含的崇儒心理,比如儒家的忠贞、忠君、积极入世等心理。结语部分对“湘妃”意象在唐代中的新变进行总结。至唐代一代数百年的发展,文人使用湘妃意象与文人的心意相通,给湘妃意象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湘妃意象变得更加世俗化、立体化,另外开创了以湘妃意象比喻并蒂莲花的用法,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