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药产品的原料物质,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中医药临床使用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已从以往的经验鉴别为主,过渡到了当前以关注化学成分特征为主。其中,少数化学成分被确立为“质量标志物(Q-Marker)”应用于中药材及其成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但这些独特的指标成分的筛选确定标准、检测方法构建、与遗传、环境、人为干预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联性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道地药材川牛膝为研究对象,从药材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中合计筛选了30个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并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EAC)、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UV)等检测工具,建立了相应的定量测定方法,然后对全国范围内收集的不同产地(雅安宝兴、乐山金口河、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恩施)、不同种质(川牛膝、麻牛膝、杂牛膝)、不同年限(1-4年生)的共计16批次的川牛膝样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通过纤维素酶辅助水煮提取多糖,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批次样品多糖含量差异显著,含量为43.29%~67.24%。其中麻牛膝的多糖含量为最低。通过比较相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川牛膝多糖差异不明显。2、建立了阴离子色谱法对川牛膝单糖组分及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样品多糖进行酸水解,测定结果表明,比较不同产地以及相同产地不同年限的单糖总量差异显著。其中果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含量较高。不同产地以及不同年限之间差异也较为显著。单糖组分中甘露糖、鼠李糖含量较低。对单糖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乐山与宝兴聚为一类,奉节、巫山、湖北单独聚为一类。3、建立了PITC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对川牛膝氨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平均含量0.359%。杂牛膝和麻牛膝含量最低。十八种氨基酸组分之间天冬氨酸和胱氨酸含量较高,天冬氨酸、丙氨酸、和γ--氨基丁酸在不同批次中差异较为显著,谷氨酸含量极低仅在奉节样品中检测出。乐山杂牛膝和宝兴麻牛膝中均未检测出甘氨酸和组氨酸,且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较低。4、通过水提结合大孔树脂过滤,提取总皂苷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皂苷含量为0.48~1.12%。其中,宝兴野生麻牛膝量最高。比较不同产地,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限之间差异不显著。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建立阿魏酸、杯苋甾酮、大豆苷、葛根素以及滨蒿内酯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含量为0.038~0.12%,大豆苷含量为0.002~0.017%,杯苋甾酮含量为0.025%~0.109%,麻牛膝含量为最低。滨蒿内酯含量为0.01%~0.013%。不同产地以及不同年限之间具有显著差异。6、利用主成分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6批次材料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川牛膝要优于麻牛膝和杂牛膝,产地上宝兴和乐山川牛膝成分量相似,重庆奉节和巫山相似,湖北单独聚为一类。产地对川牛膝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要高于生长年限的影响。多年生川牛膝质量要优于一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