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西安路站应急疏散仿真及优化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InsideASP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因具有高效、准时、安全、舒适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出行方式,因此地铁客流量逐渐增长,尤其是换乘站的客流量增长速度较快。本文研究的大连地铁西安路站(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站),不仅承担了西安路商业圈吸引的大量客流,而且还承担了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客流。根据调查,高峰时间车站内会出现排队,行人产生拥挤的现象,当发生突发事故时会导致应急疏散时间变长。因此研究西安路换乘站的应急疏散,进而减少疏散的瓶颈问题,缩短疏散时间,保证乘客能在安全时间内疏散到安全区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西安路站的服务设施、进出站客流流线进行建模仿真研究。文中首先阐述了关于行人、疏散以及仿真的相关理论,针对地铁车站的布局、站台种类的选择、以及服务设施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西安路站的客流特征、正常客流流线、应急疏散时的客流流线以及客流组织的原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然后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Anylogic仿真平台确定了应急疏散模型的仿真参数,并根据西安路地铁站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仿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通过仿真实验模拟车站突发火灾应急疏散,根据仿真结果得到了西安路地铁站在疏散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最后针对该瓶颈问题提出优化方案,通过调查分析优化方案对车站行人产生的影响,修改模型参数并进行优化实验,解决车站的瓶颈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疏散过程中较为拥堵的区域分别为:站厅层的靠近A 口的安检机、通往1号线靠近B 口的楼梯口处、通往2号线靠近A 口的楼梯口处和站台层通往站厅层的楼梯口处。通过在站厅和站台层增加明显的指示标志引导行人疏散,闸机、安检机两侧的空余位置设置成可以打开的分隔栏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相关优化。最终将疏散时间控制在6分钟以内,车站疏散的瓶颈问题得到改善,行人聚集现象得到解决,闸机和安检处的应急通行能力明显增强,为车站突发事故应急疏散设计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医改的全面深入布局,医药行业正迎来多层次的深度变革。自2018年5月以来,政府从税收、法律、医保等多方面、多维度地控制药品价格,着力解决老百姓“买不起药”的现实
在"互联网+"时代之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运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以及不足,从目前来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内部控制体系相对比较单一,这一点与学生个人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多样
高校体育教育本就深受政府重视及关注,而且高校体育教育事业事关毕业大学生就业以后的身体素质,故其今后的发展确实值得深入探讨。鉴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中国多校区大学的形成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回顾了中国多校区大学的形成背景和形成方式,分析了多校区大学的组织与管理现状,并总结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接着论文又
城市郊区化作为城市地域扩张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演进和经济整合的重要存在形态。社区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主要载体,也随之呈现出城郊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历史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20世纪初,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政权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是带有军事封建性质的帝国主义,对内实行
城市道路路段车辆交织行为对道路路段通行能力有较大影响,在一定的道路交通条件下,进行车道功能置换设计可减少车辆交织行为,有助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过借鉴国内外对快速路交
《学衡》是中国文学(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它恪守“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宗旨,对新文化运动及其后果进行了学理上的批评,并因此被一度批为复
研究目的以过程方式或谓过程导向从事质量管理是ISO 9000:2000年版质量管理系统最为强调的一部份,因为既然“凡事均在过程中完成”过程管理便应在管理中予以定调,将它列为管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传统高职班主任的考核方法越来越显出其弊端。因此,改革传统的奖惩性班主任考核方法,按照发展性考核的要求,提出我国高职院校班主任的考核体系,对丰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