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因具有高效、准时、安全、舒适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出行方式,因此地铁客流量逐渐增长,尤其是换乘站的客流量增长速度较快。本文研究的大连地铁西安路站(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站),不仅承担了西安路商业圈吸引的大量客流,而且还承担了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客流。根据调查,高峰时间车站内会出现排队,行人产生拥挤的现象,当发生突发事故时会导致应急疏散时间变长。因此研究西安路换乘站的应急疏散,进而减少疏散的瓶颈问题,缩短疏散时间,保证乘客能在安全时间内疏散到安全区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西安路站的服务设施、进出站客流流线进行建模仿真研究。文中首先阐述了关于行人、疏散以及仿真的相关理论,针对地铁车站的布局、站台种类的选择、以及服务设施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西安路站的客流特征、正常客流流线、应急疏散时的客流流线以及客流组织的原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然后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Anylogic仿真平台确定了应急疏散模型的仿真参数,并根据西安路地铁站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仿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通过仿真实验模拟车站突发火灾应急疏散,根据仿真结果得到了西安路地铁站在疏散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最后针对该瓶颈问题提出优化方案,通过调查分析优化方案对车站行人产生的影响,修改模型参数并进行优化实验,解决车站的瓶颈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疏散过程中较为拥堵的区域分别为:站厅层的靠近A 口的安检机、通往1号线靠近B 口的楼梯口处、通往2号线靠近A 口的楼梯口处和站台层通往站厅层的楼梯口处。通过在站厅和站台层增加明显的指示标志引导行人疏散,闸机、安检机两侧的空余位置设置成可以打开的分隔栏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相关优化。最终将疏散时间控制在6分钟以内,车站疏散的瓶颈问题得到改善,行人聚集现象得到解决,闸机和安检处的应急通行能力明显增强,为车站突发事故应急疏散设计提供了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