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运动尤其是后五四时期出现的现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在民族危亡的时代大背景下,该思潮独树一帜,其代表人物用客观、冷静的态度和兼容并蓄的方式创造性地赋予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以时代气息,与全盘西化论、文化本位论、文化调和论相比较,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文化兼容性。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的基本路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对西方文化的兼容,如援西方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心态文化入儒;二是对佛学文化的兼容,如援佛学唯识观和“一心二门论”入儒;三是对道家文化的兼容,如援道家人性论和艺术精神入儒。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近代特定历史时期,现代新儒学派深谙适者生存的道理,通过对传统儒学自身的改造,使之避免被时代所淘汰的厄运,更重要的是延续了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始终未出现断裂,同时,现代新儒学摒弃传统儒学之糟粕,保留了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体系,是救今日国人精神迷失的良药。当然,现代新儒学也有其局限性,譬如始终未能克服内圣强而外王弱的缺点,也没能把握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超越性与世俗性这两对关系的平衡,以及对大众心理的研究不够,使得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跨度过大。但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对当今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