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的课例研究实践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z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至今已经有近150年的历史,在日本,课例研究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实践活动,上世纪80年代传到美国以后,美国的专家和学者也对课例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的课例研究基本开始于本世纪初,到现在只有10多年的历史。开展课例研究可以提高备课质量,提高教师合作研修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策略,培养教学技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等。笔者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发现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物理知识,甚至出现了要求学生每天回家把板书“抄三遍、默三遍”的作业,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在物理课上只花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们在书上画了画重点,然后就是大量的做题,因此,笔者选取课例研究为题,旨在通过一次完整的课例研究,探寻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并且寻找到初中物理课例研究的一般模式。通过这次课例研究,找出笔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通过两个班的前后对比,探究课例研究否能够提高笔者的教学质量。本文第一章内容是对课例研究的理性探讨,主要介绍了课例研究的内涵、特征和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课例研究具有研究性,合作性,情境性和实践性。本世纪初,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课例研究的狂潮,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次课例研究实践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笔者用文献法对课例研究的理性探讨,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具体的课例研究实践,研究的内容是初中物理浮力。第三章主要是本次课例研究实践的内容、课堂实录的点评和浮力测试成绩的分析。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课例研究对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帮助。第四章是本次课例研究实践的反思和通过本次课例研究所得到的一些结论。本次课例研究实践从整体上来讲是很顺利的,但是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这次的课例研究实践,笔者提出了初中物理课例研究的一般步骤,并且从一节课推广到一门学科,并且结合日本的课例研究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运用信源编码理论,分析了雷达信息的特征及信息系统信源压缩编码的数学根据,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编码理论在雷达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运用本征值法,经过详细的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宽壁耦合器,它不需任何附加的阻抗匹配装置,实物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良好。
以三个研究课题为背景,构建“导入型”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建设和机制建设。通过机电专业“导入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三载体,五环节,六步法”的探索经验。
近年来,肾脏疾病终末期患者呈现出高增长率、低生存率的特点,为肾脏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姑息护理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的自主权也受到了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
目的:研究原生境土壤微生物、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蛇足石杉分别在原生境土壤(土壤Ⅰ)、接种了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的灭菌土壤
阅读教学是长期以来困扰我院汉语教学的“瓶颈”,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院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从生态角度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的方法,其发展经历了从一维模型向二维模型,并从二维模型向三维模型的演进过程,论文从科学问题、模型内涵、应用指向和解释能
随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进入验收阶段,示范院校在积极推行"双证书"教育中取得的成果对全国高职教育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沙丘5井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储层为中孔隙度、低渗透非均质性较强的砂砾岩储层.油藏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水淹水窜问题突出.本文通过高精度岩性识别图版的建立,区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