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强调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不良的生活学习环境促使流动学生等处境不利学生群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业和心理问题,使其正常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抑。但在流动学生中却涌现出了一部分学业表现突出的学生,尽管客观环境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但他们还是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学业成绩。本文以该现象为研究核心,以流动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强调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不良的生活学习环境促使流动学生等处境不利学生群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业和心理问题,使其正常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抑。但在流动学生中却涌现出了一部分学业表现突出的学生,尽管客观环境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但他们还是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学业成绩。本文以该现象为研究核心,以流动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流动学生与非流动学生相比,学习情况如何?面临哪些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其次,流动学生教育韧性有何表现?再次,家庭、学校或教师有否、以何种方式为流动儿童提供了哪些“支持”?流动儿童个体如何利用这些支持贡献于教育韧性?最后,是否可能提出一稳定的教育韧性过程解释模型来解释流动学生的教育韧性现象。本研究运用了实证研究中常用的访谈法和问卷法来收集资料,研究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个阶段根据前期整理的学生基本信息和两次考试的成绩,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流动学生,即客观处境不利以及教育韧性较高(以成绩为标准)和较低的两组学生,共36人,并分别对其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本研究在第二阶段进一步设计了针对于全体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流动学生与非流动学生在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差异,以及访谈中流动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此外,学生问卷中包含了根据曼帕教育韧性问卷改编的问卷,由于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育韧性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因此将原问卷中的支持维度删去,以其它题项的总分均值作为学生教育韧性的衡量指标,并据此最终评估学生的教育韧性水平。通过本次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首先,流动学生和非流动学生之间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教育投入和家庭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非流动学生在以上各方面都要优于流动学生。从以往的学习经历的对比也可以看出,非流动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流动学生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也或多或少的遭遇不利处境。不利因素通过破坏了学生心理、生理、以及知识基础的平衡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成绩方面,非流动学生要显著高于流动学生,名义流动学生成绩均值高于实质流动学生,但实质流动学生成绩的标准差为三类学生中最大的,表明其内部的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另外,本研究通过对学生教育韧性水平的测量,发现流动学生整体韧性水平较高,以四分法将学生的韧性水平划分成四个等级,并比较了不同韧性水平学生的成绩、学习习惯等。结果表明,韧性水平越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越高,学习习惯越好,不同韧性水平学生在成绩与学习习惯方面差异显著。根据学生在访谈期间的语言表达,本研究也对比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韧性水平越高的孩子在语言表达各方面的能力较强。可见,流动学生的教育韧性通过其韧性心理、学习习惯、学业成绩和语言表达来体现,涉及到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方面的韧性。最后,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韧性水平的流动学生受到的社会支持,结果表明,韧性水平高的学生受到的家庭和学校支持水平均较高,与韧性水平低的学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根据访谈内容,本研究对社会支持贡献于教育韧性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个体天生的具有从一定程度的不利处境中复原的能力,但当不利处境超出了个体承受的阈值,仅靠个体自发复原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社会支持在个体韧性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它与学生内在保护因素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加快了学生从逆境中复原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趋于平衡,进而展现出较高的韧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三条提高处境不利学生教育韧性的建议:第一、关注处境不利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发展;第三、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社会支持水平。
其他文献
项目团队建设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而构建高效的项目团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以往项目团队的主要特征是临时性,但为了不断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构建的项目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组织,具有跨组织特征。随着我国市场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国际承包项目。相比于一般的项目,国际化项目在项目团队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差异等问题,会影响项目的进展与企业绩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人均财富的逐年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死后遗产的管理,人们迫切需要完善的遗产管理人制度来帮助他们处理死后的遗产,但现有继承法、继承法司法解释对遗产管理人的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完善遗产管理人制度也就成为我国民法典(继承编)编纂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通过考察目前学界存在“遗产管理制度”与“遗产管理人制度”两种说法,明确了遗产管理人制度的概念。通过与遗产保管人、遗嘱
写作能够体现写作者的思维能力、语言水平等综合能力,因此,写作教学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提出了一种自创的教学模式––––––“对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繁荣发展,国内的保险经纪业务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原因在于客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保险销售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保险公司通过将产品委托给专业的经纪公司进行销售,能有效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从而使国内的保险经纪市场发展蓬勃。但对比国外,我国保险经纪市场仍处于发展中阶段,经纪公司内部的管理准则和激励方式,部分仍沿用保险代理人的模式。YDL保险经纪公司于2011年5月经原中国
被害人自陷风险问题来源于客观归责理论体系,无论是其排除不法的正当化依据,基于何种路径影响行为人的不法评价,抑或是被害人自己负责对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影响等等,在各国判例与学说中都有着极大的争议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德国客观归责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入,被害人自陷风险对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以及违法性的阻却性作用日益为国内多数学者所承认。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多数判决并没有认识到被害人自陷风险对过失犯行为不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更是指出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率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仍然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具有资金供给
培训是企业留住现有人才的重要手段之—,如今培训方式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企业借助高校、培训机构等外部资源给员工开展中短期脱产培训,或为员工承担学历再教育的费用。但同时外部培训对员工态度的影响是—把双刃剑:随着这种培训方式越来越普遍,—些企业陷入了“做培训等于给别人做嫁衣”的困惑——接受外部培训的员工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了,感知到外部更理想的就业机会,反而催生了离职倾向,给企业造成了人力资本投资浪费,达不
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双语学校的数量持续增长,双语学校的外籍教师也不断增多。双语学校的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何对外籍教师及其工作进行管理成为我国双语学校面临的新课题。本研究聚焦双语学校外籍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在理清外籍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以上海市闵行区N校小学部外籍教师教学工作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为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巩固国有经济命脉,国企改革日渐深入。国企重组是2018年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资产重组将发展模式变为存量组合,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随着中粮集团混改进一步深入,为优化集团内部结构,提高旗下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A股上市公司中粮地产和红筹控股上市公司大悦城地产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本文对该重组案例进行研究,梳理最新国家政策和
古典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古典诗歌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热爱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关键所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对古典诗歌在背诵篇目数量、鉴赏技巧、实践应用、命题建议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且把“情境”摆在了关键位置。在当前的古典诗歌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已然是一种趋势。本文根据目前学界在此方面已取得成果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