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文化思想的震荡转型中,“空间转向”的理论研究成为当代学术思想界讨论研究的热点题域,空间或空间性理论问题,正逐步进入文学和文化研究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空间转向不仅颠覆了传统文学理论中树立的时间的权威垄断地位,将空间性提升到了与时间性同等重要,甚至高于时间性的地位,同时也为文学研究开启了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本文以空间叙事为切入点,通过对叙事话语、叙事的时间性焦虑与“非时间化”叙事、城市空间、身体空间、网络空间等方面的分析,将“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与当代八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写作进行比较,以此来呈现当代不同时代转型下小说叙事的不同策略选择和变化,进而探究当代小说空间化呈现的特点。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选题意义、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将“十七年”小说创作和八十年代以来的小说概况进行了综述,并突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从小说创作的叙事话语入手,将国家空间想象和日常生活话语进行对比。在国家空间想象的叙事中,意识形态话语掌握了话语权,而个人话语、日常生活话语却被蒙蔽了,但随着时代的转型,政治意识形态一体化的局面结束,八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则突出表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叙事,通过对比揭示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小说创作关注的叙事空间的不同。第二章从与空间相对应的时间入手,将“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对时间的“焦虑”与当代小说创作对时间的消解进行对比。“十七年”时期小说追求宏大叙事,小说创作表现出一种对于时间的“焦虑”,而当代消费时代的小说创作则有意对时间进行消解,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影像化的写作特点,反映出时代影响下小说创作的变化。第三章以小说创作中的空间形态“城市”为切入点,将“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和八十年代以来的小说中对城市的表现进行对比。“城市”从无到有、从被遮蔽到得到凸显,显现出“城市”这一空间存在和文学表现形态在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变迁。第四章以空间存在之一“身体”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文学表述中“身体”的隐喻或张扬。第五章分析了信息化社会中衍生的新的空间形态——网络空间,并对网络空间中产生的网络文学及其特点、缺陷进行了分析,呈现出当下文学发展面临的形势特点。网络空间打破了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壁垒,实现了文学创作的大众化。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网络文学创作具有大众“狂欢化”的特点。最后为论文的结论部分,对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不足之处。本文以空间理论为指导,从不同空间形态在文学中的表现入手,通过对当代文学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进行比较,试图从这一角度揭示出不同时代转型下小说创作的不同选择和呈现出的空间叙事的特点。当代小说的创作,无论是对日常生活的展现,对传统叙事中时间流的刻意消解,还是对城市浮华、欲望的书写,对身体的张扬,以及网络写作中的众声喧哗,都不同于意识形态时期的小说创作,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充斥着个人话语的狂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