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视收视测量的标志物是电视收视率,收视率数据一直作为电视广告交易的“通用货币”,以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的形象呈现在行业图景和专业视野中。但是,媒体格局和传播生态因为互联网的潮流涌动而出现了关键性的时代变迁,那就是电视节目与电视机的亲密关系已经破裂,电视收视已经越来越多地脱离传统的电视机收看模式,而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收看电视节目渐渐全面渗入社会。电视节目拥有了更多的传播平台,数字电视、IPTV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收视测量的标志物是电视收视率,收视率数据一直作为电视广告交易的“通用货币”,以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的形象呈现在行业图景和专业视野中。但是,媒体格局和传播生态因为互联网的潮流涌动而出现了关键性的时代变迁,那就是电视节目与电视机的亲密关系已经破裂,电视收视已经越来越多地脱离传统的电视机收看模式,而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收看电视节目渐渐全面渗入社会。电视节目拥有了更多的传播平台,数字电视、IPTV、网络视频等为电视节目传播提供了多种通路。当电视观众转向新媒体平台时,他们不仅是观看,还会评价、互动、转发推荐、编辑修改后二次分发,要求不同内容能适配不同场景下的个人需求。本研究通过综合大量文献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考察电视节目多平台播出的现状,并对受众使用不同终端的收看行为和习惯偏好进行了定量调查统计。针对互联网平台的电视收视测量,海内外在测量技术上的开发创新从来都没有停歇过;互联网的监测技术比起传统电视测量的收视率调查方法,在测量速度、测量精度和测量覆盖面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改进。不过,新事物带来新气象,也必然带来新问题。比如调查伦理与隐私保护问题、数据孤岛问题、数据刷量造假问题等。本研究回溯了电视收视测量的起源,梳理了电视收视测量的方法与技术演进,挖掘演进背后的动因和主要推动力不仅仅来自于最初发起的广告主市场诉求,媒体主提升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的诉求也是一股重要力量,并且国内与国际还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突出了比较的思维,对照比较传统电视与新媒体平台受众行为及其测量方法的优劣利弊,为透视当下所面临的跨屏测量困境、解答跨屏测量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重要视角和逻辑基础。本文提出,和受众的收看行为变为电视端、PC端和移动端的混合模式一样,多屏测量的技术手段也进入了一个混合的时代。多种终端的多种数据采集渠道并存,并相向而行。面对跨屏测量的世界难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各种收视测量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提炼了“基于受众的测量逻辑、基于渠道的测量逻辑和基于内容的测量逻辑”三种测量逻辑,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应调动政策力量,促进产业链条各方的共谋共识,采取基于内容的测量逻辑来化解跨屏测量难题,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与传播效果研究引入新的思考维度。本研究也呈现和解析了笔者亲身推动和参与的多项跨屏测量的前沿实验,尝试用“收视时间”这一统一度量衡,实现跨终端收视行为的横向比较和换算加总。还将传统电视收视率与爱奇艺等OTT收视数据融合打通,探索跨TV+OTT的同源数据研究,为构建新媒体收视测量体系做出了有益探索。测量是一种事实判断,评估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测量什么决定了我们做什么,我们有怎样的评估逻辑决定了我们采信什么样的测量指标。本研究围绕新媒体收视测量在评估体系中的应用,深入解读了央视将新媒体指标纳入节目综合评估体系的思路和做法;梳理分析了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外节目评估体系,并对当下媒体融合背景下收视测量和评估体系所存在的“平权主义”、“规模崇拜”、“自我报告”等等误区进行了多角度反思,提出了回归人本评价、分类分众评价、跨域数据关联、坚守独立第三方角色等评估进化路径,以我国为立足点,借鉴国外经验,试图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切实有效的跨媒体电视收视测量评估体系,继而为全面测评我国电视节目多平台的传播效果、推动传统电视业的新媒体转型、维护媒介调查业的市场秩序做出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对20世纪中国电影来说,198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电影发展转折期。“第四代”电影贯通这一历史转折期,获得“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所谓“承上”,意指其接续了民国电影的传统和50-70年代形成的苏联马克思主义话语范式,并开始了对这一范式的改造和更新;所谓“启下”,意指其开启了电影的“审美现代性”话语范式,提倡“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和“电影本体的回归”,对“第五代”现代电影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影响。“第四代
本文是对社会转型背景下媒体与公共议题之间的关系考察。文章以奥数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该议题媒介呈现的模式,揭示出在国家-社会的关系变迁中,公共议题的范围及媒介呈现模式均发生了变化以及分析背后的动因。公共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其内涵是公益、平等和共享。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和社会介入到教育领域,加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公共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且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企业发展面临困难,在此背景下,从2018年起国家实施了两轮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举措就是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从2016年起,国家逐步将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费率从20%降低到16%,那么当前养老保险缴费率的下调是可持续的吗?在当前政策下,养老保险缴费率还有多大的下调空间?如果实施政策干预,养老保险缴费率能否实现可持续下调?针对以上问题,
抗诉是刑事审判监督的核心手段。近年来,检察机关不断改进和加强刑事抗诉工作,成效明显。但实践中也存在监督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沟通配合不到位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有效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对强化刑事审判监督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刑事抗诉工作,本刊特组织专家学者对刑事抗诉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展开探讨,敬请关注。
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社会现象,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近十年的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究呈降温趋势。“新闻舆论监督研究”并不是热门的学术研究选题,相关的博士论文更是屈指可数。系统论原本属于横向学科,既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也常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但在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实属罕见。现有的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学术研究更多地聚焦于其工具性价值或具体的方法论问题,以系统论为理论研究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成果至今尚
并购战略是公司重要的投资活动,并购绩效的高低体现了不同公司决策者的能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公司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是其人力资本存量的外在表现。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教育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产生重要影响。教育能分别通过认知与风险偏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决策者选择,并最终导致不同的并购绩效。本研究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厘清了对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企业家人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共同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但以“中国梦”这样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又极具传播力的语言表达伟大复兴的梦想,尚属首次。研究《人民日报》“中国梦”报道,源于其是提升政治传播能力的时代诉求、加强党的领导的现实需求以及深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展开该研究,不仅能够在理论层面凸显出议程设置在“中国梦”报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从“中国梦”报道实践中可以认清“中国梦”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能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在“双一流”建设第一个五年周期即将收尾的现实背景下,对“双一流”建设大学广义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认清“双一流”建设大学广义社会服务
各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无一例外的碰到了一些阻力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为不断变化中的高等教育系统提供有效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行动。从国际比较视野看,欧洲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益于《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标准和指南》(European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European Hig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