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呕吐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症状。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热水谷,其气以降为顺,无论是外邪、饮食、情志、脏腑失和,干于胃腑,导致胃失和降,均会导致呕吐的发生,但无论是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小半夏加茯苓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0、41条。原文云:“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全方出半夏、生姜、茯苓组成,主治痰饮所致的呕眩悸证。方中半夏辛温,归肺脾胃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重用为君;生姜亦辛温。归肺脾胃经,长于温胃涤饮止呕.合半夏增强止呕降逆之功,是为臣;茯苓甘淡渗湿,归心脾肺肾经,引水下行,宁心益脾,使水去脾健则痰饮无以由生,为佐使药。三药合用,共奏散饮降逆、和胃止呕之功,由于其临床疗效卓著,本课题组拟将该方开发成中药止吐新药。为此,本课题对小半夏加茯苓汤进行了复方的安全性考察和药效学研究,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研究、成型工艺研究、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以及药效学验证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