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中国外语教学中仍十分流行,教师总是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上,而忽视了对语言的正确使用。结果,当学生和西方人交流时,经常会发生对外语的错误使用的情形,这些情形常常导致他们在交际中的难堪和失败。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忽视了文化理论和外语教学的融合。语言和语境是紧密相联的,因为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语境对解释和限制语言的使用方面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外语教学不能离开语境。为了迎和社会的需要和培养更多的学生掌握交际能力,本文通过讨论语境理论、文化、交际力、以及它们与英语教学的关系,结合对当前中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文化意识的调查,旨在提出一个教学框架:把文化语境融入中学英语教学,其目的是促进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改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从而提高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质量。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和一个结论。第一章是一个概括的介绍,最后一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第二章阐述了关于语境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文化语境和交际的关系,并回顾了一些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这为教师、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同时也为第四章关于把文化语境融入中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章开始,作者首先论述了当前中国存在的传统教学方式,然后对当前的中学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三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英语教师过于注重对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语言正确使用的教学。第二,学生的文化意识仍不尽人意。第三,有必要对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教学进行系统培训。第四章,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把文化语境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的构想框架,这个框架以克莱尔的情景语境形成理论,海姆斯的“交际力”理论和语境理论SPEAKING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首先明确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文化语境,然后为英语教学活动形成情境语境,再把文化语境融入到不同的情境语境中去(以两个个案研究为例),并提出其它扩展文化意识的方法。最后通过为期20周的实验来验证框架的有效性。数字是通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1.0)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关变量的频数、平均数、标准差、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学生在问卷和面谈中的反馈也被作为评价本实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