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爆发,学术界和政治界开始探讨危机发生的根源。Altunbas等(2011)指出,长时间持续较低的短期利率,尤其是其低于泰勒规则的基准值时,会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Maddaloni和Peydro(2013)根据欧洲地区和美国银行的信贷标准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货币政策利率较低的时期,银行会放松对企业甚至个人住房的贷款标准。当存在资产高度证券化、缺乏监管约束以及利率数值极低且持续时间很长的情况下,这种放松效应将得到进一步的放大,尤其是对抵押贷款而言。更有学者直言,长期持续的低利率环境是诱发这次全球性危机的元凶。而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房地产市场都出现惊人的繁荣,这就引发人们对货币政策的重新思考。因为传统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但却忽视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积累的影响。而正是隐藏在银行风险过度积聚背后的金融失衡造成了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便掀起了学术界和政治界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研究热情。Borio和Zhu(2008)在撰写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工作论文中首次提出“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Risk-taking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的概念,并把该渠道定义为“货币政策利率的改变通过影响银行的风险偏好以及风险容忍度从而影响银行投资组合风险水平、资产定价、以及外部融资的价格或非价格条款”。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探讨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对于我国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一直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此期间,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主要是以信贷供给量为代表的数量型工具,而非价格工具。那么全面研究认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能帮助货币政策制定者选择更为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为维护我国金融稳定有深远的积极作用。此外,探讨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宏观审慎意义,因为在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时,货币政策并非完全是中性的(Diamond和Rajan,2009;Gambacorta,2009;以及Delis和Kouretas,2011),即金融市场对同等程度的宽松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反应幅度是不相等的。而对该渠道的研究,不仅仅是以全新的视角探讨银行的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及模型的研究都忽视了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Lopez等,2011),而认为银行仅充当被动的风险中性角色,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也局限于对信贷数量而非信贷质量的关注。因此,随着对这一新型传导渠道研究的日益深入,把货币政策列入宏观审慎的框架,强调货币政策并非完全中性的特点,从而突出市场参与者对货币政策改变的反应和其对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正好能够在一定幅度上修正已有的货币经济模型。本文通过以下六个部分研究了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叙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文章总体构思及结构安排。第二部分为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相关研究概述,梳理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历史研究文献,包括国外以及国内学者对该渠道的相关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的一般理论。回顾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历程,包括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概念的提出、五种作用通道、以及该渠道与货币政策其他传导渠道的对比。第四部分介绍了影响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的主要因素,分为三个大类,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情况以及银行自身特征。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是否存在的问题。包括数据来源、变量的选取及其含义的解释、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结果分析。本文采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3年到2012年十年间总计170多份的年度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的数据,以及此间的相关经济金融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的存在性。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对本论文的总结,并结合已有文献和相关实证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及建议。通过梳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实证结果:(1)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确实存在于我国银行业,表现为商业银行的风险衡量指标(RISK)与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M2的负值)的相关系数显著为负;(2)宏观经济环境会影响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效果,并且是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3)银行的特征变量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并且规模大、盈利能力强、资本充足率高以及吸收客户存款能力强的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变化更具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