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克雷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其伟大的名声应归功于他的杰作《名利场》的出版发行。而杨必的中译本凭借对原作风格的生动再现受到中国当代读者和译者的普遍欢迎。众多翻译研究者都一致认为,杨必的译本无论在语言还是风格方面都对我国的文学翻译领域有着巨大的参考借鉴价值。但是大多数研究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译本的语言特色和风格重现等传统翻译研究所关注的重点,而对译者作为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和读者积极参与作用几乎没有涉及到。鉴于以往有关此译本的研究存在着不足之处以及杨必在翻译上的巨大成功,论文认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此译本是很必要而且值得的。本论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框架来研究文学翻译。与传统的以作者和读者为中心的范式不同,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充满着未定性和空白,因此其意义是不确定、不完整的,必须通过读者的具体化来实现。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构建文学作品意义过程中积极的参与作用,提供了一个研究文学作品接受过程的辩证的理论视角。读者通常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开始阅读,而其期待视野建立在以往的阅读经历和生活阅历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者的审美期待不可避免的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活动。因此,通过对《名利场》读者群的具体分析,本论文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目标读者群的期待视野,并帮助读者重建期待视野。在翻译活动中,作为原文的读者,译者首先带着自己的视野去阅读。通过与隐含作者的相互交流对话,译者创造性的对原文中的不定点进行加工并使之具体化。但是译者的这种活动要受到目标读者期待视野的限制。本论文分六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方法和论文总体结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首先、从语言和文化角度回顾了杨必《名利场》译本的以往研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引入接受美学这一新的研究视角。第三章将接受美学理论与文学翻译相结合,为本论文的研究构建理论框架。第四章首先介绍了20世纪中期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从杨译本中选取典型例子,从语言和风格两个方面探究杨译本对当时读者视野的考虑和重建。第五章首先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审视了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译者和译语读者这一重要因素,以杨必的译本为例探讨了两种处理文本中空白的翻译原则,以有助于提高译作的可接受性。最后本论文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一方面,译者翻译时应该考虑并帮组重建其所处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这是译者进行创造性翻译的前提;另一方面,在对原文具体化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在对空白和不定点进行创造性填充的过程中遵循保留不定点或对其进行补偿的原则,从而达到提高译作可接受性的目的。对译者来说,在满足读者期待视野和创造性的填补不定点之间实现一种恰当的平衡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事实上,这一平衡涉及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把握和实现上有一定难度,但是更值得将来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