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研究是一门显学,但目前存在对晚期改写探究不足的现状,随着旧作和遗作的发表,张爱玲的自我改写越来越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对小说的改写尤为突出。张爱玲小说改写分为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中,她对自己作品的历时性、大幅度改写,使作品内蕴和基调都发生显著变化。张爱玲小说改写的驱动原因是艺术创作轨迹的自然变化,是传统文学情结的加深,是独特的历史观和今昔生存境况变动下的必然选择。张爱玲小说改写意义包括践行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保持了艺术追求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实现了艺术的世界性,是世界性潮流的一部分。张爱玲以改写为创作,驳斥了外界对她晚年创作力日渐枯竭的观点,重申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学观。论文包括引言和四章十三节内容。引言概述了张爱玲研究的情况,指出目前研究的三个不足方面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按照时间顺序将张爱玲小说改写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尝试梳理张爱玲作品改写年表。并提出以张爱玲小说改写为研究对象的三点理由,明确研究范围。第一章分析比较张爱玲小说语内历时性、大幅度的改写,作品意蕴和基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节对比从《金锁记》到《怨女》文本的具体改写之处,并分析由戏剧而平淡的意蕴变化,“彻底的人物”回归“不彻底的人物”的创作观念。第二节对比从《十八春》到《半生缘》的文本改写之处,并分析由革命昂扬到悲凉质朴的基调变化。第三节对比《国语海上花》对原作的改写之处,并分析所体现出来的“平淡而近自然”的追求。第二章对比张爱玲小说跨语改写文本的差异,并分析所反映出的改写策略和创作观念。张爱玲小说的跨语改写体现出强烈的创作意识,是一种文学再创作,是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讲述一个故事,要怎么讲、重点讲什么则完全取决于讲故事的人。第一节对比文本Staie Mtes和《五四遗事》,论述张爱玲的跨语改写“绝不能说是翻译”。第二节对比文本The rice-sprout Song和《秧歌》,《赤地之恋》和Naked Earth.侧重论述《秧歌》的艺术价值和“缺而不作”的中英文改写策略。第三节对比文本《金锁记》Rouge of the North和《怨女》,这三个得以出版的版本所讲的同一个故事,进一步考察张爱玲的改写策略。第四节对比文本The Fall of the Pagoda(《雷峰塔》)、The Book of Change(《易经》)和《小团圆》,即张爱玲的“自传三部曲”,梳理不同版本的来龙去脉和主要差异。第三章论述张爱玲小说改写原因。自我改写是张爱玲晚期创作的最大特点,而读者和研究界对其评价不高,甚至认为是在炒冷饭,是在走下坡路,是创作力枯竭的表现,然而她坚持“耽溺”在改写、重写中,其中原因迷一样吸引人去一探究竟。第一节认为改写的首要原因是张爱玲艺术创作的自然轨迹变化。张爱玲一贯喜欢以“改写”这一独特方式来表达自己。在她刚开始练习写作的实践中,理所当然的选择是改写经典;当她有了自己的经典之作后,以改写自己的经典小说来表达自己是水到渠成的选择。第二节改写的第二个原因是传统文学情节的加深,张爱玲自称《红楼梦》和《金瓶梅》是她一切的源泉,她私淑曹雪芹、兰陵笑笑生、韩邦庆等,传统文学情结在步步加深。她不断重复的改写也正好应了《论语》“述而不作”的精神。第三节改写的第三个原因是独特的历史观。张爱玲受雷格亨·格林(Graham Greene)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历史观的影响,在作品改写中不断深入践行“通常的人生的回声”。第四节第四个改写原因是张爱玲今昔境况的必然选择。张爱玲前后改写的境况差别主要体现在读者语境和生存环境上。前者主要体现在跨语改写的策略变动上,后者主要体现在创作心境心态的变化。第四章论述张爱玲小说自我改写的意义,主要分两部分。第一节张爱玲小说自我改写的意义是坚持了艺术独立完整性。主要对比张爱玲的自发改写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些作家的被动改写。张爱玲对自己小说的改写初衷是自发的,是服从内心诉求的,甚至是长久压抑后的最终释放,是越来越严格坚持自己独立的艺术创作原则,也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回归。第二节将张爱玲的改写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的一部分来研究,是二十世纪世界性的回忆式书写,包括米兰昆德拉、茨威格、普鲁斯特等之中的一份子。同时张爱玲的改写所具有的浓郁的民族性是她成为世界性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