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和功能强大的教学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Interactive whiteboard system,以下简称IWBS)自引入到课堂教学开始便广受师生的青睐,它既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特性,又保留了传统黑板的优点,同时在教育信息的呈现、处理和存储方面,创设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互和协作学习方面有着多媒体和黑板教学无法企及的优势,为实现课堂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正是由于IWBS的众多优势,全国各地纷纷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IWBS建设,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优化学生和教师体验的目标。然而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对IWBS的高投入建设并没有带来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明显提升,教师的应用积极性不断降低、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也从刚开始的兴致昂扬转向对IWBS丧失兴趣,甚至还出现了设备闲置、浪费的现象。本研究重点探究影响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教学应用效果的因素,对于科学、有效的推动IWBS的建设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IWBS的概念,并对其发展历程做了简要的介绍,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IWBS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子,以学生的感知贡献、学生的态度变化以及学生的感知负面影响三个维度作为IWBS课堂教学应用效果的最终体现。以技术接受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依据研究的目标创新性的引进了任务技术匹配这一变量作为沟通外部变量和最终结果变量的桥梁,以此构建了学生视角下IWBS教学应用效果影响因子分析模型,并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海南省的三所中学进行了实证调研,并采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问卷信度、效度和模型的拟合度检验,并依据修正指数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以此提高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的解释力。然后对模型进行了路径分析,验证了硬件建设、软件设计、教师的TPACK知识和能力以及任务技术匹配这四个因素对IWBS教学应用效果的影响显著,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因子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达到提高IWBS教学应用效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