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anx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初期,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采掘业和资源初加工产业,随着资源的耗竭,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人力资本能力较低,产业转型的支撑体系不健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瓶颈,产业转型势在必行。人力资本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核心,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人力资本对产业转型的支撑,离不开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协调发展。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对人力资本和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相互促进的机理。其次,以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描述性分析了产业转型现状、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现状。最后,构建了适合山西省的产业转型和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产业转型综合评价指数,人力资本存量评价指数、各层次人力资本存量评价指数,分别研究人力资本存量和各层次人力资本存量与产业转型的协调性,发现山西省产业转型与人力资本存量基本实现协调发展,但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山西省产业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能源市场的变化,表现出三个明显的阶段(2000-2003,2004-2009,2010-2015),2013年以后,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但是,产业发展低级现象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能源及其相关产业仍是山西省的主导产业。山西省人力资本存量逐年增长,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存量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一般人力资本存量丰富,技能人力资本存量和创新人力资本存量相对较少;人力资本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人力资本不足。(2)山西省人力资本实际值围绕与产业转型相适应的最适值上下波动,一般人力资本对产业转型比较敏感,其次是技能人力资本,创新人力资本对产业转型的敏感性最低。(3)目前,山西省人力资本总量、一般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的协调性较好,也基本处在协调发展路径上,但创新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的协调性较差,并逐渐向不协调方向演进。(4)2013年以后,创新人力资本对产业转型的重要性逐渐提高,一般人力资本和低技能人力资本对产业转型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山西省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级化发展。山西省产业发展逐渐高级化,人力资本存量可能难以满足产业转型的需要,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优化人力资本行业配置的政策建议。本文的新意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用投资法研究人力资本存量,并根据人力资本能力的不同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和创新人力资本。第二,构建了包含产业结构、转型绩效、科技创新在内的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分别研究一般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创新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的协调性。
其他文献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生物材料,其开发和利用符合环保的要求,但是它的主要缺点之一是容易受到微生物等的侵害而腐朽,从而影响其使用。随着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木材防腐产
<正>猪丹毒病主要病症特征是多发性的非化脓性关节炎、亚急性皮肤疹块、皮肤坏死、急性败血症、慢性的疣状心内膜炎。该病广泛流行,具有传染性,对养猪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更好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势在必行,土地整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污染,包括对水环境、植被系统、土壤系统和大气系统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土地整
物流管理重在以一定的物流成本实现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的物流管理水平依然不高。而管理会计是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的价
能源互联网正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并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形式。作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部分,能源路由器担负着主干网与各种可再生能源之间接口适配的重任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理念。2018年,国务院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观”,这都体现与诠释着“现代化”。同时,“绿色与创新”,“协调
甾体化合物由于其很强的抗炎活性、抗癌细胞活性、抗艾滋病毒等药理作用而在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甾体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肿瘤、
现代教育重视素质教育,新课改后人们对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推崇,培养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使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从以政府主导的单一配置模式转变为多利益主体参与的配置模式,空间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空间资源的配置无法仅仅依靠单一的技
乡镇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地区效率差异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刘国亮钟甫宁寻找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一直是理论界感兴趣的课题。一般来说,乡镇企业的产出增长主要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