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广才岭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端,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中生代构造域的交汇部位,是我国东北地区地质构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单元。印支期花岗岩类岩石在本区分布广泛,特别是发育有巨大体积的花岗岩基。其中,尚志地区一面坡岩体、苇河岩体及长林岩体出露面积较大。本文通过对一面坡、苇河及长林三个岩体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岩石的成因、成岩物质来源以及本区花岗岩类形成演化的地质意义。研究工作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获得一面坡岩体形成年龄为211±4Ma,属于晚三叠世侵位的花岗岩体。岩石具有相对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1.75-+13.81;而苇河岩体和长林岩体形成年龄分别是186±2 Ma和186±4 Ma,为同一时期花岗岩体。它们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εHf(t)=-1.67-+11.28和εHf(t)=+2.42-+10.43。2.一面坡岩体、苇河岩体及长林岩体主要岩性均为黑云母花岗岩。其中,一面坡岩体相对富硅、富碱,属于高钾钙碱系列,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苇河岩体同样属于高钾钙碱系列,准铝质/弱铝质I型花岗岩类,但主要成岩矿物普通角闪石、斜长石和副矿物榍石及磷灰石等,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发生了较低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因此不属于高分异型花岗岩;而长林岩体则属于钙碱-高钾钙碱系列,为准铝质/弱铝质,没有发生明显分异作用的I型花岗岩类。3.结合张广才岭地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本文认为张广才岭南段尚志地区花岗岩分两期,第一期为由于古亚洲洋闭合伸展作用下,使得新增生的下地壳物质发生局部熔融形成岩浆,之后又经过了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过程,形成的晚三叠世高分异I型花岗岩;第二期形成于早侏罗世,是由于古太平洋俯冲消减,随着区域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换,岩石圈减薄,使得软流圈地幔中的玄武质岩浆上涌,并底侵上覆下地壳,导致先期形成的加厚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