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的推动。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综合性专业人才的贡献。然而自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本科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而持续地关注。追本溯源发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设置有直接联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由于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因此高校本科专业怎样设置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专业设置又如何调整才能保障本科教育的质量;高校在设置本科专业时要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又有哪些优势可以利用等问题随之而来。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深入研究本科专业设置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本文试图从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入手,在阐述专业设置的相关概念、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所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选取美国本科专业设置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探讨出具有可行性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对策。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本科专业设置方面滋生出许多现象,如本科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等,但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三类矛盾引起的:一是专业设置情况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专业设置结构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三是专业设置权相对集中和高校要求自主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揭示出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问题,并隐含了影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几个因素——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规律、国家政治环境和政府决策、社会经济情况和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发展以及高校自身。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和高校这三者的关系逐渐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只有把握好这三者之间分工协作的关系,才有可能使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针对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文章也重点从政府、市场及高校三个层面详细展开并提出建议。宏观上分析了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调控的手段,建议留更多的空间给高校,实施“有限政府”的管理方式。微观上对高校内部的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自身才是进行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体,应在充分利用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定位、更新教育观念,并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以优化专业结构,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核心,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市场和社会层面中,以发挥市场对本科专业设置的中介功能、社会各界加强对本科专业设置的监管功能为主。在形成建议时,还吸收了美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经验,尤其是在适应社会需求,强调基础理论,以及建立灵活的专业课程体系等方面,对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有一定的启发。本研究同时还预测了未来我国本科专业设置的趋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有利于本科专业建设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需要强调的是,在解决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时,一定要结合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实际,不可机械模仿他国本科专业设置的模式。我们所追求的本科专业设置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即各自把握“度”的恰适性,这样才能给教育质量以保障,才能促进人才的流动。同时,我们提倡的是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能动性,即主动创新能力或者适应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政府的指令去做,更不是完全受市场的导向来设置专业。因而,本研究反复强调应在尊重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本科专业设置系统的良性运行机制,机制中各要素积极沟通,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引领社会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正确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