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解是言语交际中常发现象。Austin, Tannen,Thomas等人从哲学、人类文化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角度对会话中的误解予以了概括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国内学者从认知语用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误解进行了研究。本文尝试从互文性角度来解释会话中的误解,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点。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1969)中首先提出。她提出该术语旨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能自足,其自身文本意义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任一文本意义不同程度地引用了其他的文本,以各种能够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先前的文本和文化的文本。交际中误解的产生正是源于听话人解读发话人发出的当前文本(甲文本)时,因受到其他文本的影响,而产出偏离发话人文本的文本(乙文本)。本文首先以互文性概念对言语交际误解给出其定义,指出听话人将发话人发出的甲文本与其他文本互文后转化为乙文本,误解于是产生;然后根据甲文本与乙文本的互文关系,将其划分为共存互文关系的误解和派生互文关系的误解两类,并重点分析后一类互文。文学源于现实生活,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互文关系。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原材料,文学创作是对现实生活中语言的实际运用。按此观念,本文选取了黛玉与宝玉对话间的误解、李尔王与小女儿考地利亚对话间的误解和《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话语误解作出互文分析,并在此尝试后选用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误解作为案例作出验证性分析。互文性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学和现实言语范围,已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学科,如翻译实践、语言教学和语篇分析等领域。本文运用互文性概念对言语误解进行解释,旨在进行“概念指导行为”或“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研究的尝试。经研究,本文认为:从互文性角度解释言语误解能够帮助言语交际者了解误解的形成过程和内在意义,为人与人之间避免误解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