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凭借着悠久的中华文明,曾经倍受中华文化圈的各国推崇。同属亚洲地区的日本憧憬中华文明,和中国一样使用汉字。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在文化和语言上都有着深远的联系。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以前,来中国进行传教的传教士们为了传播西方文明,翻译的大量“汉译洋书”,这些书籍对新汉语的成立起了重大的作用。此时,正处于开国前夜的日本正值由“兰学”转向“英学”的转换期,于是他们大量吸收这些书籍,通过当时的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被迫打开,西洋文明如潮水般涌来,带来大量的新词,清政府虽然主导了学习西洋文明的洋务运动,但是在翻译方面,政府主导的翻译方法和内容愈渐衰退,已经无法顺应时代的要求。而在此时,通过明治维新已经实现近代化的日本,近代用语逐渐完备,正处于接近完成的阶段。于是日本就逆转了从中国照搬译词的立场,转为向以中国为首的其他汉字文化圈国家出口新汉语的地位。因此,原本是汉语出口国的中国就由此变成了引进过,需要通过日本学习西洋文化,长期以往汉语就受到日语影响。近代日语也就对汉语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日语对汉语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词汇的方面,也体现在语法和文体方面。就比如在词汇方面,我们现在不经意间使用的如“文明”“社会”“政治”这些词是日语照搬过来的,在语法和文体方面,如“对于…”“关于…”也是受到日语的影响而来的。就连我们现在常见的“…化”“…论”“…观”等后缀的用法都是吸收了日语的特征发展而来的。近年来,从中日词汇交流史的角度探讨日语借词的研究和著作不乏其数,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都是从词汇的角度进行考察,并且都局限于单纯的收集词汇和列举,很少有以后缀的角度,通过挖掘历史资料证据,来进行实证性的考察的。因此,本文将从后缀这个角度,把进行与以往收集列举研究不同的实证考察作为目标,以中日两国历史性的字典、报纸和杂志为证据材料,运用通时和共时的方法,以查明在汉语中日语后缀当初是怎么被接触、理解、被吸收的这个事实过程。本论文有以下五部分构成。在序论的部分,首先介绍的是研究背景和动机、研究对象、资料及方法。在概括先行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其问题点。在第一章中,因为将日本后缀的成立和传播作为焦点来论述,所以第一节通过《哲学字汇》(1881)的使用来把握日本明治初期的具有后缀性质的用法表达。在第二节中通过利用国立国会图书馆收集相关单位具体用例,来弄清楚日本这边后缀形成的情况。在第二章中第一节、利用了《An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1822)、《英华字典》(1869)、《辞源》(1915)、《官话》(1916)等对中国近来以来到20世纪初的后缀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后缀性质的表达进行了探讨。接下来一节则是按照历史的进程,选择使用大成老旧刊数据库,从中抽选具体用例细细品味斟酌,考察她们出现的具体时期。更重要的是比较中日两方的使用情况,详细分析到底是哪方影响哪方的。进而弄明白这些后缀的用法确实是从日本照搬过来的吗?或者说是反过来日本照搬中国的?总之查明其融入汉语的具体过程。第三章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汉语后缀的形成。在终章则是总结本文的结论和提出今后研究课题。本文围绕汉语后缀的形成中的日语影响进行了实证性的考察,对于语言学的历时性研究来说,希望能够做出了小小的贡献。希望本文不仅对于查明中日词汇交流的历史事实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掌握这些使用频度高、造语能力强的后缀上,也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