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会导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大量损失。对这一损失的解释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完善,造成了资本配置扭曲。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具生产力,但却对内部融资的依赖性较强。融资约束是衡量企业在外部融资时难易程度的指标,一定程度的融资约束会导致资本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损失。Hsieh&Klenow(2009)研究了中国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不匹配状况,并指出中国如果能实现美国资源配置的效率,将提升25%至40%的GDP增长。自HK的模型出版以来,资源错置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已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因此,衡量融资约束对TFP造成的损害程度尤为重要。此外,由于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正比关系(FHP,1988)(但有其他学者对此正比关系有异议(KZ,1997)),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首先衡量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其次验证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上述两个步骤的结论,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为指标,衡量融资约束导致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损失,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提供政策建议。
据此,本文使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首先研究相关理论;其次以2006—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样本数据按照年龄,规模,所有制类型分为各分类子样本后,利用Logistic二元模型分别就所有制组别,规模组别,年龄组别对子样本数据回归得出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方程,以此计算各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θ;再者通过构建广义矩估计模型(GMM)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验证各企业投资和现金流之间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并得出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确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和融资约束的显著正比关系,符合FHP(1988)的研究基础(即企业受到外部融资约束越高时,投资对内部现金流依赖性越强。即企业投资和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效应可以作为判断企业是否受融资约束的标准);最后以上述结论为依据,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和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直接联系起来,通过实证测量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系数估计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程度。最终估计结果为4.45%左右,按照此方法分别计算各个子样本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年龄大或规模大的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较小,从而面临的生产效率损失程度相对较低。
据此,本文使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首先研究相关理论;其次以2006—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样本数据按照年龄,规模,所有制类型分为各分类子样本后,利用Logistic二元模型分别就所有制组别,规模组别,年龄组别对子样本数据回归得出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方程,以此计算各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θ;再者通过构建广义矩估计模型(GMM)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验证各企业投资和现金流之间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并得出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确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和融资约束的显著正比关系,符合FHP(1988)的研究基础(即企业受到外部融资约束越高时,投资对内部现金流依赖性越强。即企业投资和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效应可以作为判断企业是否受融资约束的标准);最后以上述结论为依据,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和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直接联系起来,通过实证测量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系数估计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程度。最终估计结果为4.45%左右,按照此方法分别计算各个子样本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年龄大或规模大的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较小,从而面临的生产效率损失程度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