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V3肽在体内抑制裸鼠S180肉瘤和H22肝癌移植瘤生长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V3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H2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裸鼠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和免疫系统有无毒性,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MTT方法测定V3肽对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2.体外培养S180肉瘤和H22肝癌细胞株,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3.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7组:阴性对照组(NS)、V1组(320μg/kg)、V2组(320μg/kg)、V1+V2组(320μg/kg)、V3低剂量组(160μg/kg)、V3中剂量组(320μg/kg)、V3高剂量组(480μg/kg),观察V3肽对裸鼠S180和H22移植瘤生长的影响。4.采用HE染色技术,观察裸鼠心、肝、脾、肺、肾及移植瘤的形态结构。5.采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计数移植瘤组织中的微血管数目。6.采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计算肝、脾、肾指数和测量裸鼠体重变化等方法检测V3肽的毒性大小。结果1.MTT结果表明V3肽对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和H22肝癌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2.所有裸鼠接种肿瘤细胞成功,成瘤率100%,成功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3.V3肽对S180和H22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在S180移植瘤中,V3肽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1.5%、48.0%、52.6%;在H22移植瘤中,V3肽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6.0%、45.5%、56.8%,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在相同浓度,即320μg/kg时,V3肽的抑瘤效果比V1、V2肽的抑瘤效果明显(P<0.05)。4.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裸鼠的心、肝、脾、肺、肾等器官无明显形态学变化,并且未发现肿瘤侵袭现象。随着V3肽浓度的提高,肿瘤坏死区域逐渐扩大。在320μg/kg这一浓度下,V3组的坏死区域比V1、V2和V1+V2组的坏死区域大。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V1、V2、V1+V2和V3组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降低P<0.05)。在320μg/kg这一浓度下,V3组的微血管密度比V1、V2和V1+V2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P<0.05)。6.裸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肝、脾、肾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V3高剂量组裸鼠体重变化在H22移植瘤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裸鼠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V3肽能明显抑制S180肉瘤和H22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随着V3肽浓度的提高,抑瘤作用逐渐增强。2.V3肽具有显著的抑制S180肉瘤和H22肝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同时抑制VEGFR-2和Tie-2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3.V3肽对裸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及肝、脾、肾指数无明显改变,表明V3肽对裸鼠机体的免疫功能和重要脏器无明显影响。但在H22移植瘤模型中,V3肽高剂量组(480μg/kg)裸鼠体重变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高剂量组V3肽有轻微毒性。4.V3肽对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和H22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提示V3肽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