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工程”试点工作经过三年发展,其内容、组织、开发方面均已形成比较系统科学的模式。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对地域特色健身路径在大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索居民利用特色健身路径健身的现状和市民选择登山步道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填补地域健身路径研究的空白,为我国其它地域环境,特别是山地地区特色健身路径的发展提供模式借鉴,并为大众体育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首先从重庆市政府政策、登山步道工程项目概况、建设规划目标、步道设计原理和理念几个方面,介绍地域特色健身路径的概况,并简要介绍重庆主城区主要步道类型。其次,从市民的参与动机、参与情况、参与形式、登山步道的综合价值、对各阶层群体的适应性、符合长期锻炼机制、及其健康的发展趋势六个方面,对地域特色健身路径在大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就登山步道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自主性来看,登山步道能够满足多种形式的大众体育参与,给以群众充分白主选择的空间。市民可以选择个体式、家庭式、自由组合式等各种参与形式,没有固定的定式,以更灵活的方式吸引、鼓励更多的人们去参与大众体育活动,由于人们对参与步道活动本身感兴趣,锻炼具有自觉性,从而产生内在的动力让锻炼坚持下去。从内容上看,登山步道融合了锻炼与山城交通、锻炼与旅游休闲、锻炼与情感交际、锻炼与协调重庆城乡大众体育、锻炼与山城文化,突显了大众体育的复合价值。地域特色步道健身不仅能增强人们的体质,舒缓紧张情绪,较好地调节与改善人的身心状态,还起到放松心情、释放压抑、消解疲劳、发展个性、享受运动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丰富社会交往,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直接感受、体验地域体育文化氛围的作用。从范围上看,它可以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尤其是大众体育锻炼群体中弱势部分的运动需求。现阶段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存在于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社会群体中,其中妇女、老年人、农村群众等被认为是社会弱势群体,然而在登山步道中,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却相对降低,地域特色健身路径的发展,扩大了这些弱势群体参与锻炼的途径和机会。让人们认识到,它不仅具有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使人们树立积极健康生活的观念,而不论其年龄、性别、个人能力、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从效果上看,它符合大众体育长期锻炼行为机制。锻炼者是否坚持锻炼取决于外部环境、个体差异和锻炼者的心理状态这三点共同影响,市民在不受社会约束和制度约束的情况下,由特色健身路径提供低运动风险、良好的锻炼条件和锻炼氛围,以及提高其运动能力的机会,使得步道本身的竞争力上升,市民自愿加大运动投入,有利于激发锻炼需要和增强锻炼动机,提高锻炼效果和市民对锻炼效果的评价,间接提高他们坚持锻炼的自信程度,达成心理锻炼承诺,最后形成坚持锻炼的意向。从发展趋势看,登山步道呈现了大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社会化表现在特色健身路径在大众体育的发展中从个人化向社会化方向靠拢,倡导服务型的群众体育发展方向;综合化体现在有机地把“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工程”融合体育健身和旅游休闲、交通、文化为一体;科学化表现在其工程选址、设计、健身项目设置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并进行充分的论证,为市民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和形式多样的健身服务;素质化表现在参与过程中,登山步道对人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鼓励人们要有拼搏精神、公平和责任感,但同时要求人们遵守规则和维护自然环境;户外化体现在登山步道的开发,为人们从室内走向户外,回归大自然中锻炼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终身化表现在,特色健身路径比一般路径更符合长期锻炼机制,能够有助于市民自觉主动的长久坚持锻炼,对发展群众体育的终身化意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