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离体心脏标本中不同病理类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范围。并分析管腔内造影剂对斑块CT值测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选取28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例,对冠状动脉管腔内造影剂的平均CT值进行统计。选取标本内的心包脂肪、血栓、钙化斑,制成直径约为2mm的小结节,将结节塞入冠状动脉内,将不同浓度的造影剂分次注入冠状动脉内,然后进行CT扫描,测量结节的CT值。将造影剂按照6种浓度进行稀释,确定最佳稀释浓度。选取25例离体心脏标本,其中冠状动脉内含有粥样硬化斑块的标本共9例。将造影剂稀释液注入离体冠状动脉内,分别应用16排、64排螺旋CT对心脏标本进行对应的薄层扫描,测量斑块的平均CT值,然后将斑块制成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分型。 结果:冠状动脉不同节段管腔的平均CT值不相等,左前降支近段、左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与左主干管腔的平均CT值非常接近,约为367~376 HU;将370HU作为拟注入离体冠状动脉内的造影剂的稀释标准。血栓和脂肪结节的CT值与管腔内造影剂的CT值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近管腔区的CT值测量结果与管腔内造影剂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钙化结节的CT值与管腔内造影剂的CT值间不存在相关性。CT共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8个,通过与病理结果对照,得出当管腔CT值为370HU左右时,应用16排螺旋CT的测量结果为:软斑块的平均CT值为53.31±11.52 HU,纤维斑块的平均CT值为105.50±17.21 HU,钙化斑块的平均CT值为429.27±93.75 HU;应用64排螺旋CT的测量结果为:软斑块的平均CT值为50.92±12.79 HU,纤维斑块的平均CT值为110.40±18.72HU,钙化斑块的平均CT值为435.27±87.36HU。三种类型的粥样硬化斑块间的CT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软斑块的CT值明显低于纤维斑块,纤维斑块的CT值明显低于钙化斑块,软斑块的CT值明显低于钙化斑块。16排和64排螺旋CT对三种类型的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 结论:随着CT设备的发展,冠状动脉管腔内造影剂的平均CT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管腔内的造影剂对非钙化结节的CT值测量均有影响,对钙化结节影响不明显,在测量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CT值时,应充分考虑管腔内造影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多层螺旋对V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诊断比较可靠,CT值是鉴别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
其他文献
成块作用通常被孤立地研究,而未考虑到这是将碳水化合物输往地下贮藏器官的诸生理过程的总综合。成块作用和同化物的分配是不可分割的二个过程,它们受所有已知内源激素的控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抗氧化、抗血小板制剂、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干预作用。   方法:   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正常及高脂
本文从以下三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吗啡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以吗啡作为处理因素,研究“吗啡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吗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经基喜树碱、替尼泊贰和顺铂组成的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
目的:研究人膀胱平滑肌细胞在短时间内持续牵拉各收缩表型蛋白的改变及与Erk/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各收缩
S. Wolfram initiated the use of formal languages and automata theory in study of cellular automata (CAs). By means of extensive experiments with computer, he cl
苜蓿的矿质营养是苜蓿合理施肥的理论基础和优质高产的重要物质保障,它不仅与人、畜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密切相联,而且对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的研究、土壤肥力的提高、环境污染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鳞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观察其与宫颈鳞癌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从而为探讨CXCR4与宫颈癌侵袭性的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
目的探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p16蛋白及DNA水平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4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作为研究组,60例健康体检幼儿作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
为解决从玉米外部形态指标来判断内部穗分化时期的问题,对我省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的幼穗分化时期与其主要外形指标——叶的相关关系作了系统观察和分析。一、玉米雌、雄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