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构式-语块分析法(Construction-Chunk Analysis)",重新分析了“把”字句,并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应用于汉语作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TCFL/TCSL)实践,希望为进一步改善并最终解决“把”字句难教、难学的问题向前迈出一步。文章首先详细评述了以往乃至目前汉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的“把”字句难教、难学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分析了“把”字句教学安排的不妥之处,并据此提出,要想真正解决“把”字句教学难题,需要做两个方面的更新和尝试:第一,从汉语教学本体研究角度重新分析“把”字句;第二,在语言教学和习得研究指导下重新思考“把”字句教学安排。为了有效地重新分析“把”字句,文章深入检讨了近二十年来在“把”字句句法、语义、语用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分析结果认为,虽然这些研究以不同理论为基础推动了“把”字句研究的发展,但是相关结论既不能直接运用于汉语教学,也不能妥善解决汉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有鉴于此,并经反复思考,文章提出,“构式-语块分析法”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把”字句难教、难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主要是因为,“构式-语块分析法”在吸收“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和“语块理论(Chunks of Language)"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将两者创造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这种创造性发展正是基于对语言分析的“整体观”和心理表征的“组块性”特征之间关系的深入认识,客观上惠及语言教学应用。在语言教学应用需求驱动下,文章以“构式-语块分析法”的理念内容为基础,首次设计了运用“构式-语块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流程,说明了设计动机,并据此重新分析了“把”字句,得到了六类“把”字构式,进而讨论了六类“把”字构式的构式义、语义配置、语块链构成和语块语义表达等内容。这成为解决“把”字句教学难题的内容基础。利用上述内容,我们又重新分析了目前“把”字句的教学安排,提出将这六类构式分层、分级教学的具体思路。并依据“构式-语块教学法(Construction-ChunkApproach)"设计了教学流程、提出了实施要求,拟建了“把”字构式教学过程。总起看来,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第一,基于“构式-语块分析法”分析理论,本研究拟建了六类“把”字构式的构式义,为“把”字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有立体感的、较为丰满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目前大部分教材采用的较为抽象的、以结构为主的教学概括,满足了语言教学对教学内容提出的“具体、详实、确切”等客观要求。第二,基于“构式-语块分析法”分析理论,根据汉语教学实践,我们对“把”字句的教学作出了全面的、有等级的分层、分级安排,构建了“把”字句分级、分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目前教学上对“把”字句教学内容“倾盆而下”的教学安排,以及“同质化”的处理模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统筹看待和处理基础汉语教学内容和中高级汉语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和层次。第三,为实施“把”字句的具体教学实践,考虑到课堂教学的特点,第一次尝试着提出了运用“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操作模式。这些内容为进一步探索和提高“构式-语块分析法”理论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探讨“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施范围和效果,提供了基本内容和讨论基础。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我们认为,本研究应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具体讨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把”字句难教、难学问题向前迈出了一步。而我们的用意在于以“把”字句研究为例,为汉语教学中的“句式教学”改革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当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构式-语块分析法”及其指导下的“构式-语块教学法”是今后需要继续深入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