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磁吸波材料和结构在电磁防护、雷达隐身、通讯系统等军民两用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理想的电磁吸波体不仅要满足宽频吸波和强吸收的性能要求,还应具有柔性贴面、抗冲击、可拉伸、轻质量等实际应用需求。目前单一磁性颗粒(如铁、钴、镍等)虽具有磁损耗强、成本低等优点,但其密度大、易腐蚀、阻抗匹配差、有效吸频窄等缺点严重制约在电磁屏蔽吸波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结合一/二维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以热塑/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吸波材料和结构在电磁防护、雷达隐身、通讯系统等军民两用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理想的电磁吸波体不仅要满足宽频吸波和强吸收的性能要求,还应具有柔性贴面、抗冲击、可拉伸、轻质量等实际应用需求。目前单一磁性颗粒(如铁、钴、镍等)虽具有磁损耗强、成本低等优点,但其密度大、易腐蚀、阻抗匹配差、有效吸频窄等缺点严重制约在电磁屏蔽吸波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结合一/二维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以热塑/固性聚合物为基体通过简易成形加工制备兼顾介电和磁损耗的新型电磁吸波复合材料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电磁防护/力学承载一体化设计和制备问题,讨论了多层结构在TM极化波斜入射下电磁反射率的电动力学理论模型;以溶剂热法合成的蝌蚪状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CNTs@Fe3O4)和珊瑚状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片/四氧化三铁(CNTs@GN@Fe3O4)纳米颗粒为前驱体,复合自发泡聚氨酯制备了一系列的多层磁性泡沫(CNTs@Fe3O4/PU或CNTs@GN@Fe3O4/PU),系统研究了颗粒形貌、泡孔尺寸、多层结构、表面-界面、温度变化等对其静磁性能、电导率、吸波性能及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蝌蚪状CNTs@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进一步将其分散在单组分湿气固化聚氨酯中进行自发泡,得到CNTs@Fe3O4/PU复合磁性泡沫。90CNTs@Fe3O4/PU复合磁性泡沫的电导率达到了12.86S/cm,远大于Fe3O4/PU的电导率,说明CNTs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效果。90CNTs@Fe3O4/PU复合磁性泡沫的拉伸强度为3.5MPa,是纯PU的1.48倍,但是CNTs的掺杂会降低泡沫的抗形变能力。70CNTs@Fe3O4/PU在2.0mm厚度下的RLmin值达到-42.63d B,有效吸收频宽为4.91GHz。通过温度调节,发现该磁性泡沫具有温控性,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吸波性能,如70CNTs@Fe3O4/PU在313K时,其匹配厚度2.0mm的RLmin达到-55.65d B,性能比常温下提高了27.9%。2、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珊瑚状CNTs@GN@Fe3O4纳米复合材料。50C2G1的样品在2.28mm厚度时,RLmin值可以达到-59.44d B,有效吸收频宽为6.09GHz(8.36GHz-14.45GHz),近乎完美的实现了对X波段的全覆盖吸收。GN的引入一方面使得磁性泡沫的电阻对于基体的形变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增大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同时升高温度可以明显增大磁性泡沫的吸波强度并减小匹配厚度,70C1G2在333K时在14.31GHz处产生的RLmin值为-55.69d B,最小匹配厚度减小为1.5mm。3、采用LBL分层浇筑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双/三层结构磁性泡沫,通过对泡沫形貌、电磁参数、吸波性能的分析,发现多层结构对磁性泡沫的电磁吸波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第二层填料组分相同的单层泡沫相比,双层结构可以有效提升微波吸收强度,例如相较于单层的50C1G1的样品,D4的吸波峰值提升了151%。而三层泡沫在3.0mm厚度上展现出的电磁吸波性能更加优异,主要表现在,S2、S3、S4和S5的RLmin值在-52d B~-67d B之间,有效吸收频宽均在5.0GHz以上且可以覆盖整个X波段,相较于单/双层泡沫,三层泡沫在拓宽有效吸收频宽上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对泡沫断层形貌观测发现,在泡沫的层与层之间会出现几乎没有泡孔的结合带,由于该结合带的存在,多层泡沫的拉伸性能得到了增强,例如S4所需的断裂应力达到了6.58Mpa,最低断裂伸长率也在67%以上,远大于单层泡沫。但是受到该结合带的影响,三层泡沫的吸波性能受温度调控的灵敏度没有单层泡沫明显,主要是由于三层泡沫的泡孔受热膨胀时会受到来自上下两层结合带的阻力,泡孔的形变受到阻碍,使得基体内部填料堆积和导电网络的破坏情况不明显。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自动驾驶逐渐成为学术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成熟的自动驾驶,在具备遵守交通规则前提下,在道路环境中具有规划路径,驱动车辆依据规划路径跟踪行驶并准确避障等功能,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通行效率。在自动驾驶轨迹中,围绕着轨迹规划问题有许多研究,如何自动驾驶车辆在复杂动态环境中规划合理、高效的、安全的道路路线难点重重。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作为局部路径规
如今的自动驾驶技术与车联网技术已愈发成熟,已有部分智能网联汽车开始在路上测试行驶,可以预见在将来几十年里,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必将不断提高。而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在未来的高速公路上,智能网联汽车也会日益增多。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处于小客车与货车混合行驶的状况,智能网联汽车的加入势必会对现有的高速公路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在智能网联环境下,高速公路各车型混合行驶状况下的交通流特征就十分有
为了探究近50年金华地区冬季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了解在不同的大环流背景下金华地区冬季的降水特征,揭示金华地区乃至整个南方地区冬季降水的规律以及对全球气候的响应。本文利用1971~2018年实测降水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50年金华地区冬季降水量、降水天数的变化特征;基于HYSPLIT模型对金华地区近50年冬季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模拟计算了金华地区1971~1977、1978~19
在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光纤传感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其在通信、航空航天、生物检测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于此同时,光纤传感器的增敏技术也不断地被提出,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本文基于微纳光纤耦合器特性、熔锥后的强倏逝场特性、光子晶体光纤(PCF)特性以及石墨烯的湿敏特性,提出了几种高性能的光纤传感器。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详细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增敏技术的研究背景、微纳光纤传感器的分类,讨论了微纳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核心,也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结构的演化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和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业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减少交通对景区发展造成的掣肘,促进地区旅游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交通通达性研究可为区域旅游景区空间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浙江省3A级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断面的景区和交通相关资料,基于GIS软件空
热电材料可以直接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在半导体温差发电和制冷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清洁能源材料。近年来单晶硒化锡(SnSe)优异的热电性能,使得热电材料的单晶制备和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方向。如何有效协调SnSe单晶制备过程中的排杂和性能调控上的组分掺杂是目前SnSe单晶热电材料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布里奇曼法(Bridgman)生长了不同浓度Cl掺杂的n型SnSe
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核酸的碱基序列将结构信息编码到生物聚合物中,多元性的结构与蛋白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生物活性。DNA结构的稳定性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如碱基对的数量、碱基的性质、离子强度、桥接双链的协同效应、离子以及分子底物的嵌入等。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探针分子与DNA相互作用促进了DNA结构的折叠与调控,从而构建出DNA开关和纳米组件。DNA开关是一种超分子核酸组合,在适当的诱导因
沥青混合料是由粗集料、细集料和沥青胶浆组成的较为复杂且相对稳定、呈现空间网状结构的分散体系结构。其中,沥青胶浆扮演着传递荷载、粘结骨料和填充空隙的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起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多尺度评价手段,分别从沥青-矿粉相互作用行为的微宏观尺度表征和沥青胶浆-集料界面粘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沥青胶浆的粘聚和粘附特性,对揭示沥青材料性能劣化机制和提升其路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傅
近年来,计算物理学家已经证明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加速复杂系统的模拟,也可以协助量子输运性质的研究。探究无序对输运性质的影响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计算成本。为了加速对介观体系输运性质的模拟,本文训练了一个神经网络,用于预测无序准一维紧束缚模型的输运性质。对安德森无序模型(模型Ⅰ),中心散射区域中所有格点的在位能从一个给定的区间中均匀随机选取,我们发现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强烈地依赖于系统的尺寸。在较小的系统尺
在物理力学实验背景下,本文主要探究一类双稳态复合材料板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研究了具有两个慢变量的双稳态Duffing型系统,它可以随激励参数的变化在两个稳态之间相互转化。我们结合了分支与混沌理论、Melnikov方法、四阶龙格-库塔法等理论知识研究包含阻尼效应的双稳态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行为,并通过作时间序列图、平面相图、分岔图、庞加莱截面图以及最大Lyapunov指数图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