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冷却对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炎热地区。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加剧了全球变暖,因此冷却对于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必要。然而,传统的制冷技术,如空调,不仅能耗巨大,而且会排放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从而造成环境问题。辐射冷却能够将物体冷却到环境温度以下而不消耗能量,这使得辐射冷却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冷却技术之一。目前辐射冷却材料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在0.4~2.5μm波段内具有高反射率(低吸收率)和在8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5220,U1401246);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研究基金(20134420120009); 广东省科技研究项目(2015A050502047); 广州市科技研究项目(201707010367); 东莞市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项目(20200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却对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炎热地区。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加剧了全球变暖,因此冷却对于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必要。然而,传统的制冷技术,如空调,不仅能耗巨大,而且会排放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从而造成环境问题。辐射冷却能够将物体冷却到环境温度以下而不消耗能量,这使得辐射冷却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冷却技术之一。目前辐射冷却材料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在0.4~2.5μm波段内具有高反射率(低吸收率)和在8~13μm波段内具有高红外发射率,从而能够在阳光直射下可以实现被动辐射冷却。与传统冷却系统相比,零能耗特性能够使负面环境问题有效减少。在本文基于纳米纤维素在辐射冷却中的优势与特点,通过纳米纤维素的功能化方法和辐射冷却材料的设计,制备了CNF-g-Si O2透明复合薄膜和CNF-g-Ba SO4复合薄膜,同时探究了它们的辐射冷却性能以及应用范围,结果如下:(1)基于绿色环保的理念,也为了得到稳定的纳米纤维素来源,对废纸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然后通过TEMPO/Na Br/Na Cl O体系和超声处理制备成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溶液,并探究所制备的CNF的各项性能(微观形貌、粒度分布、Zeta电位、光学性能和产率等),同时以漂白桨板为原料所制备的CNF为对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所有样品都成功被制备成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Zeta电位小于-29.58 m V)、透光率(高于86.5%)、低散射率的CNF,同时发现漂白处理有益于原纤化处理,使所得的CNF更加纤细。(2)通过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S)对CNF进行表面改性,而后通过CNF表面形成的共价硅烷网络与纳米球状Si O2结合在一起,制备了不同Si O2含量的CNF-g-Si O2薄膜。同时,以物理混合法制备不同Si O2含量的CNF/Si O2薄膜,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CNF-g-Si O2薄膜比物理混合的CNF/Si O2薄膜更容易形成稳定、高透过率、低散射的薄膜。通过红外光谱与XPS光谱,证实了CNF被GPS改性成功。从微观形貌上,可以观察到CNF-g-Si O2薄膜中CNF与Si O2的相互缠结现象,这说明了共价硅烷网络的存在。结合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得知,CNF-g-Si O2薄膜在太阳光谱中具有较高的透过率(Tt>86.6%)和高红外发射率(>93.3%),并且随着Si O2含量增大,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雾度参数((?))增大。因此,CNF-GPS薄膜和CNF-g-Si O2(1%)薄膜的平均日间降温分别为10.11℃和9.80℃。此外CNF-GPS和CNF-g-Si O2样品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使得这种选择性辐射冷却薄膜更加适合湿热地区的太阳能电池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测试,说明了CNF-g-Si O2(1%)薄膜确实对太阳能电池板具有日间冷却效果,平均降温2.54℃,但其发电功率会小幅度下降。(3)选择宽电子带隙(6 e V)的Ba SO4颗粒作为填料,从微观形貌上观察到CNF通过共价硅烷网络与Ba SO4颗粒结合在一起,并在薄膜内部分散均匀。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得知,CNF-g-Ba SO4薄膜在太阳光谱内具有低吸收率和在8~13μm波段内具有高红外发射率(>93.6%)。随着Ba SO4含量的增加,CNF-g-Ba SO4薄膜的反射率逐渐增加、透过率逐渐降低,然而其吸收率和红外发射率无显著变化。通过辐射冷却性能测试,宽电子带隙的Ba SO4颗粒的添加能够反射部分太阳光,从而使得日间辐射冷却性能进一步增强,日间平均降温达到了7.33℃,优于CNF-GPS(6.75℃)。此外,具有宽带辐射冷却性能的CNF-g-Ba SO4薄膜在广东地区的夜间降温效果(1.63℃)逊色于CNF-GPS薄膜(2.25℃),这证实了CNF-g-Ba SO4薄膜更加适合应用于炎热的沙漠地区。
其他文献
聚合物纳米胶囊具有封装、保护和释放各种组分的能力,因此广泛应用于药物运输、生物催化、水净化、抗菌等领域。与其它纳米载体系统(水凝胶,树枝状聚合物和脂质体)相比,聚合物纳米胶囊具有功能性多样、尺寸可控和负载能力强等一系列优势。近年来,模板法、自组装法和微乳液法等聚合物纳米胶囊制备方法发展迅速。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
白龙山锂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石榴石在白龙山锂多金属矿床中广泛分布,对矿区内白云母花岗岩和不同伟晶岩带中的石榴石进行EPMA主量元素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探讨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Fe,Mn,Y,Sc和REE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大规模稀有金属成矿的矿物化学依据。据石榴石赋存岩石的岩性不同,分为白云母花岗岩中石榴石(GrtⅠ)、不含矿伟晶岩带中石榴石(GrtⅡ)和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由于其高性能的光电特性而引发了持续的研究兴趣。然而,对蓝光可激发近红外(NIR)发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研究较少,实现具有耐热淬灭性能的该类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论文分为三个章节,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从设计合成蓝光可激发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再到以其为基质进行镧系元素的掺杂;二是通过改变碱金属离子设计合成新的低维钙钛矿材料。第一章首先概述了钙钛矿材料的发展现状并对全无机金属卤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传热工质(水、油、醇等)已无法满足热利用场所日益增加的传热负荷。将具有高导热的纳米颗粒和高比热的相变微胶囊与传统工质相结合,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本文搭建了流动传热实验系统,以Si O2-H2O纳米颗粒悬浮液、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混合颗粒悬浮液三种固体颗粒悬浮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析了固体颗粒悬浮液在圆管内的传热特性、流动特性及综合强化传热特性。主要工作如下:(1)采
随着分布式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商业价值与科研价值日益彰显,分布式运算与存储的需求不断提升,企业通过租借或购置大型服务器集群,为大数据处理任务和业务应用服务提供硬件支持。其中大数据处理任务通常分为离线(批处理)运算与实时(流式)运算两类任务,离线数据处理任务对应大规模并行运算海量数据的使用场景,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推荐系统等业务场景。若利用分布式集群部署离线数据处理作业,需要开发者学习并使用批处理运算
硒化铟(In2Se3)和硒化铋(BiSe)是典型的窄带隙层状半导体化合物,因其特殊的晶体结构、优异的电学和热电性能在光电探测器、光存储器以及热电发电机等器件有潜在应用前景。制备这些材料的纳米结构,研究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科技价值。本论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无催化剂的辅助下合成出一维硒化铟单晶纳米带,利用真空热蒸发法制备出硒化铋基薄膜,分别对其物相、微结构以及物性进行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Dy3+和Ca2+-Ge4+取代的钇铁石榴石铁氧体,考察Dy3+和Ca2+-Ge4+取代对材料显微结构、饱和磁化强度、铁磁共振线宽、自旋波线宽、电阻率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Dy3+取代24c位的Y3+,对样品显微结构、饱和磁化强度、电阻率和介电损耗无明显影响。随着Dy3+取代量的增加,自旋波线宽从8.9 Oe提高到28.5 Oe。为了降低材料的损耗,采用适量的Ca2+-Ge4
后摩尔时代的来临,对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二维材料对于摩尔定律的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墨烯是人们熟知的二维材料,但石墨烯的零带隙特性使其在光电器件应用上严重受限。而与石墨烯具有类似结构的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是二维半导体材料,并展现出了带隙可调等光电特性,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此外,近年来新兴的准二维层状钙钛矿存在天然的量子阱结构,且较传统的三维钙钛矿表现出更为优异的稳定性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众多新能源材料中,分子储能材料,尤其是光敏分子,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光敏分子基于自身的光致异构化特性,能够进行光热存储,且存储的能量只在环境和自身转换,环保而又清洁,但其存在存储时间短、储能性能差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模板组装和分子工程,以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为纳米模
环氧树脂由于其低成型收缩性,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而由双酚A衍生而来的环氧树脂占市场主导地位。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石油能源变得愈发紧缺,且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原料之一双酚A具有生物毒性,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此外,传统的石油基环氧树脂都存在易燃的缺点。目前,生物基环氧树脂通常不能兼顾加工性能和耐热、阻燃性能,严重限制了它们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