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起源于镰幕区的脑膜瘤非常少见。在过去7年里,作者治疗了7例镰幕区脑膜瘤。现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在2000年2月至2007年10月期间,7例镰幕区脑膜瘤病人均得到显微外科治疗。7例全为女性,她们年龄范围在46至64岁,平均年龄54.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部CT平扫+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2例同时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我们根据肿瘤主体生长范围在MRI及MRV影像学特点分为四型。具体手术方式为:6例经枕(枕叶内侧面)、经小脑幕入路,1例行经幕上、下联合入路。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半年、一年再进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和临床检查随访,判断肿瘤切除程度、有残留或复发。随访时间为1-8年。结果:根据Asari分类方法,本组7例患者,前型者4例,下型者1例,后型2例。本组7例患者1例下型、4例前型、1例后型(只累及横窦)选择经枕、经小脑幕入路,另1例后型(累及横窦、直窦、窦汇)选择行经幕上、下联合入路。根据术前MRV检查示7例患者中5例直窦和所有大脑大静脉纤细或闭塞。我们切除了3例大脑大静脉,其伴有良好的周围侧支循环,术中被证实有功能性的血流流向Galen’s静脉,术后恢复良好。其余4例未显示侧支循环形成,Galen’s静脉给予保留。累及直窦部分完整切除,其它2例直窦没有完全闭塞给予保留。肿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s标准,其中4例达Simpson’s I级,3例达Simpson’s II级。病理组织学性质按WHO分级方法,7例都为脑膜瘤I级。其中纤维型3例,上皮型3例,合体细胞型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1例。本组手术死亡率为零。术后KPS评分90-100分。术后随访1-8年,肿瘤无复发。结论:镰幕区脑膜瘤可根据术前MRI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主体及起源选择手术入路。本组中,深静脉系统闭塞对显微手术结果影响无显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