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留法群体的救国路径研究(1912-1927)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a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洋时期的留法群体,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个北洋时期的留法群体,无论是倡导者和践行者的初衷,还是他们最后选择的救国道路,在北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关于留法群体的研究侧重于留法勤工俭学的研究,尤其是侧重于留法群体党史人物、政治方面的研究,缺乏对留法群体在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无疑,研究北洋时期留法群体的各条救国路径,有利于深化对北洋时期留法群体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认清留法群体的最终归宿与最初目标的偏离,对国家今后留学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指导和借签,也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1912-1927年北洋时期留法群体的救国路径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归类总结、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并结合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了北洋时期留法群体的救国实践。在北洋时期,中国人留法可分为三大阶段:一是1912-1918年的留法阶段;二是1919-1923年留法阶段,在该阶段的1921年,留法学生发动的三次斗争(二·二八运动、拒款运动、攻占里昂大学)后,留法运动出现转折。三是1924年后的留法运动。北洋时期留法运动的倡导者和三大组织机构,是以“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为宗旨的。他们希望留法学生到达法国后,能够学习法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以及法国文化知识,来拯救处在乱世的中国。但是随着一战的结束,法国大批士兵退伍,法国经济更加萧条;同时,中国也发生了“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演变,刺激了留法群体,他们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经过与三次主义的较量后,留法群体出现了彻底分化:在政治救国、教育救国、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上,留法学生有了各自的最终抉择。北洋时期的留法群体,对中国的政治、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政治方面:留法群体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在教育方面:在中国建立了新的教育体制,使得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注重女子教育。在科技方面:积极倡导“科技救国”,培养科技人才。在经济领域:努力践行实业救国,并促进早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以后的经济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同治二年(1863),阎敬铭被任命为任山东巡抚,上任后,随着境内主要动乱力量的平定,如何重建地方便成为阎敬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首先,阎敬铭认识到地方社会的混乱与吏治的腐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幕,中国以开放的积极心态走向世界,通过学习借鉴,探索创新,取得了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
“文革”十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时期,国家政治高度驾驭并控制了百姓生活。以北京地区为例,女性服饰受政治的影响与限制,以穿军装为时尚,款式单一,颜色单调。女性服饰随
齐齐哈尔地区的中等教育始于清末新政时期,初步发展于民国初年,在中国近代历史空前的政治大变革时代,齐齐哈尔地区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自1905年起,在清政府废科举、兴学
陕甘宁边区时期,对外调剂,对内自由是边区出入口贸易的整体政策,并由此调剂物资,调整物价。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边区出入口贸易的发展进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
<正> 钢结硬质合金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模具和工具材料,其应用不断增多。它和一般合金工具钢一样,可进行机械加工、热处理、焊接和锻造,同时又有近似硬质合金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新四军从游击战场向民族解放战场的转变,这是当时形势发展的必然,它是根据国际国内局势发生变化,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打击对象和地理位置已不同而决定的。这种转变不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疯狂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并妄想迅速灭亡中国,但却受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日本考虑到中国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
江桥抗战作为发生时间最早的一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它被学者研究的起步却较晚。笔者将江桥抗战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以1985为分水岭:1985年之前的研究为江桥抗战研究萌芽
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的奴化教育,是近代中国东北教育史上的耻辱,是一颗毒瘤,也是当今社会应该正视的一个部分。奴化教育是日本殖民者进行统治的手段,而作为媒介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