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大语言技能中,听力是中国大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一项。听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输入途径,听力能力差是制约语言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语言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不少大学英语教育者强调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多听”。练习固然重要,然而不知自身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就漫无目的地多听,并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有很多,只有了解清楚学生主要是受哪些因素的制约,才能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本文以听觉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在该理论中,听力理解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感知阶段,解析阶段和应用阶段。本文选取听力理解三阶段中具有代表性且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听力理解感知阶段,本文研究的影响因素有语音听辨能力和词汇量;在听力理解解析阶段,本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工作记忆能力;在听力理解应用阶段,本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图式。 本研究选取了91名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根据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模拟考试成绩,将被试按照听力水平分为高、中、低3组。每名被试都要接受语音听辨测试,词汇量测试,工作记忆测试以及不同话题熟悉度听力理解测试。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后发现,不同听力水平的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听辨测试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工作记忆、词汇量和不同话题熟悉度的听力理解的测试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多重比较发现,中听力水平组和低听力水平组的工作记忆,词汇量以及不熟悉话题的听力理解的测试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图式时,还发现高听力水平组和中听力水平组的熟悉话题篇章测试结果和不熟悉话题篇章测试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但低听力水平组未存在此类差异。此外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仅有词汇量和工作记忆能力与听力水平显著正相关,且仅有这两个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 最后,作者对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听力训练建议,旨在使听力训练有的放矢,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