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和罗惠锡作品的女性意识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韩两国的女性作家在20世纪的一二十年代崭露头角并活跃于文坛。在以往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比较的研究中,大多都是关注中韩女性作家萧红、丁玲、姜敬爱的比较研究,这几位作家描写的一般都是当时社会中处于社会下层受尽压迫剥削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下层女性的命运,以及她们的反抗意识。但是,西方平等自由思想的冲击波,不仅震荡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下层劳动者,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层社会的女性中更如惊涛骇浪般震感了她们的心灵,因为她们可以更直接更具体的接触学习西方文化。本文主要对这一时期中韩两位女性作家凌叔华和罗惠锡的作品进行比较。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两个国家,但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出生在上层社会的家庭中,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出国留学,同时是作家兼画家,不仅在文学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她们的作品大都描写上层社会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并将自己的绘画技巧融入小说的创作中,可以说她们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论文运用平行比较研究方法,对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只有性别特征,是男人泄欲的对象和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她们没有精神上的独立,更没有主体意识可言。五四时期在新思想的烛照下,一大批女性觉醒了。在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封建纲常名教的斗争中,她们喊出了“女人首先是人”的口号,迈出了由女性→人的第一步”。在这样新旧交替的时代,女性的面貌的是丰富的。传统的女性无力摆脱命运,只能“以父为命,以夫为命”,忍受命运的摧残;接受新思想的新女性向往自由恋爱,然而在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下却难以实现;还有些令人欣慰的女性,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或者在婚姻中主张男女平等。在凌叔华和罗惠两锡笔下,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作家自身对女性解放的追求。论文主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两位作家的生涯及创作经历,论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品的倾向,第二部分对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分为三个主题,一是对男权社会的批判,二是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三是对家庭和婚姻的思考。20年代的凌叔华已经敏锐的触及了至今仍然困扰当代女性的事业与家庭的矛盾。第三部分分析两位作家的小说写作方法和艺术技巧。通过作品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凌叔华的当时心理描写的代表人物,罗慧锡的小说大多是运用光线和色彩。在艺术技巧中,首先介绍两位作家兼画家的绘画风格。凌叔华是中外有名的画家,既善工笔,也善中国的水墨国画,而罗慧锡则是西方印象派画家。虽然两位作家有不同的绘画风格,但是在写作中两位作家都喜欢通过色彩的运用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分析,不仅使我们看到了特殊历史时期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更使我们了解到作家的女性意识以及中韩两国女性解放的步伐。
其他文献
论体文是魏晋文学的大宗。作为最具理论色彩的文体,它很好地传达了这一时期人们对于社会及人生的哲理思考。不过,由于以往“清谈误国论”等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很长的时期内,
“诗味”论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的诗论。今天,“诗味”这个概念并没有失去影响力和生命力。它仍然生生不息地活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因此在今天成堆的西方术语中,更有必要
随着科学技术与矿用机械设备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矿产资源开发中,出现了新的安全生产问题与环境问题,因此,矿山企业需重点关注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加大管理力度,并协调环境科技之
陶樑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为清代浙西词派后期重要词人。本论文以陶棵基本文献为基础,勾勒了以陶樑为中心的词人活动圈图景,对其风雅盟主地位进行考证,并通过细读
知青作家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写作群体,在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占有重要位置,并发出了这一独特群体特有的声音,而新时期陕北知青文学代表的却是曾经在陕北这片黄
铁凝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作家。在三十年的创作中,她以深厚的笔力和多变的风格不断创新,为读者带来一部又一部文学风貌迥异的作品,满足了大家的审美期待。本文力图
在群星灿烂的五四文学中,郁达夫的小说是最为人性、最内倾性、最为矛盾的存在。他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毁誉参半的作家。他的小说《沉沦》发表之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很强
结合西藏某大型水利枢纽土石方平衡与调配的设计方案,详细叙述调配方法及计算过程,如何求解出最短运输线路,降低成本,为西藏其他水利枢纽土石方的调配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一种新型简便的低温酸化醚萃取法制备了一系列Keggin结构磷钼钨杂多酸催化剂,其结构和组成经FT-IR,XRD和XRF表征,并对其进行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酸化溶液p
本文全面阐述了西藏青稞生产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大幅度提高青稞单产,保障青稞有效供给的对策;指出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强化措施,推动青稞加工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