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Schltr.)隶属于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毛茛叶报春组,二年生草本,具有典型的二型花柱。因其花色艳丽而具有很大的园艺开发价值。但由于生境的破坏导致濒临灭绝。本文通过对安徽羽叶报春代表性自然种群自花和种群间授粉F1代的萌发率、生殖力和形态学数据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安徽羽叶报春自花和种群间授粉子的代适合度。主要结果如下: 1.安徽羽叶报春自花授粉F1代适合度的研究 对安徽羽叶报春9个种群自花授粉F1代与正配F1代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自花授粉 F1代出现了严重的自交衰退,表现在萌发率(t=3.915,P=0.001)、长柱花花粉数(t=2.417,P=0.027)、每株叶片数目(t=7.410,P<0.001)和花朵数目(t=4.266,P=0.001),以及结籽数(t=2.355,P=0.031)均明显的下降。但也有部分指标并未表现衰退,如胚珠数、花粉胚珠比等。安徽羽叶报春9个种群的自交衰退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如 C、D和郭村的 H、I、K种群在各个方面都出现了衰退,而A、B、F种群的衰退程度要低一些。 2.安徽羽叶报春种群间授粉F1代适合度的研究 通过对所有种群间授粉组合 F1与正配授粉 F1之间的萌发率、结籽数、最长叶长、每株叶片数目和每株花朵数目等指标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9个种群整体来看,安徽羽叶报春的种群间授粉子代与正配授粉子代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如结籽数(P=0.907)、萌发率(P=0.166)和花朵数目(P=0.728)。 进一步对9个种群所涉及的两个隐种(即A-E种群为隐种I,F-K为隐种II)分别分析发现:隐种I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相关性(R2=0.035 P>0.05),F1代萌发率与亲本遗传距离有明显正相关性(n=42 r=0.365 P=0.018)而与亲本地理距离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42 r=0.250 P=0.005),而F1结籽数与亲本遗传距离(n=14 r=0.460 P=0.098)和地理距离(n=14 r=0.250 P=0.389)均无明显相关性;隐种II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显著的正相关(R2=0.922,P<0.05),F1萌发率与亲本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均无明显相关,而F1结籽数却与亲本遗传距离有极显著的正相关(n=11 r=0.914 P<0.001)与亲本间的地理距离成显著的正相关(n=11 r=0.914 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