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根寿命作为细根周转的内在机制,决定了每年分配到土壤中碳和养分的数量,从而影响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精确估测。中国亚热带是“回归带上的绿洲”,是一个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带。本研究在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选取中亚热带代表性群落类型米槠群落(CAC)和细柄阿丁枫群落(ALG)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根管技术研究中亚热带地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的细根寿命,对探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及碳吸存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结果表明:两群落细根存活曲线无显著差异(P=0.805),中值寿命分别为212±8.2 d(CAC)和164±10.2d(ALG);两群落新长细根都集中分布在0-0.3 mm径级(CAC为67.5%,ALG为62.5%),呈现“左偏”分布,中值寿命表现为随直径增大而增大;两群落新长细根数量都是一级根远大于高级根,比例分别为11.8(CAC)和14.4(ALG),一级根直径和中值寿命均极显著小于高级根。两群落新长细根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细根寿命也表现为表层寿命小于深层。细根生长季节差异不明显,CAC夏季出生细根少,ALG则冬季最少夏季最多,两群落都表现为夏季出生细根中值寿命最短(CAC为64±10.1d, ALG为109±7.0 d),春秋季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