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新修辞学视角下的英语经济类公共演讲语篇分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演讲语篇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英语经济类公众演讲是以劝说和同一为话语动机。英语演讲者是如何通过修辞策略使听众跨越分歧,并与其达成同一的?中国读者如何更准确地理解英语国家演讲者的隐含动机?针对此问题,本文以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学理论为基础,以15篇美国商务部官员的经济类公众演讲语篇为分析对象,分析了英语经济演讲语篇的修辞过程和动机,发现了修辞策略的分布和使用频率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分析英语经济类公众演讲语篇的分析模式,旨在揭示经济类演讲语篇的修辞过程及隐藏在语篇中的修辞动机,以帮助中国读者更好的理解演讲者的隐含动机。通过对15篇语料的具体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英语经济类演讲普遍具有以下动机:传递经济信息;取得同一;诱发合作。第二,英语经济类演讲语篇中的隐含动机可以通过修辞过程体现。作者认为修辞过程是一个语言行为,功能行为和社会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以此为基础提出的英语经济类演讲语篇分析模式被证明是有效且可行的,可以帮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文为本族语者的隐含动机。第三,通过同一分析发现,在内容同一策略中,“同情同一”和“误同”策略在英语经济类演讲中运用得更频繁一些。但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演讲者更倾向利用“对立同一”策略劝说听众认同演讲者及演讲内容。在形式同一策略中,分析发现所有英语经济类演讲语篇都按照传统形式构建。在语篇的主体部分,重复形式的使用最为频繁,以达到对听众形成持续信息刺激,使得听众在无意识中认同演讲者动机的目的。比喻形式在经济演讲中极少出现,目的是为了增加演讲的客观性和权威性。通过戏剧主义分析发现,“场景-行为”关系比作为主导关系比在英语经济演讲语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行为的恰当性提供了支持,从而在听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实现了演讲者的动机。通过符号系统分析发现,演讲者有意识地利用符号系统来构建等级和创造神秘感,通过显著方式将美国塑造为高级层次,从深层次上激发了潜在听众的完美倾向,实现了自己的隐含动机。本文对英语经济类演讲语篇的修辞过程和动机的研究为经济演说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证明了伯克新修辞理论对此类语篇分析的适用性,同时有助于提高中国读者对此类语篇的理解能力。
其他文献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Pt/Ti/SiO2/Si(100)衬底上制备Ba0.6Sr0.4TiO3(BST)铁电薄膜,在500~750℃之间对薄膜快速退火.XRD分析表明:500℃时BST薄膜开始晶化为ABO3型钙钛矿结构,温度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授课面广,影响深远。大学英语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任何规范、有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好的教材。大学英语教材的编
音乐鉴赏是对音乐的品鉴与欣赏,在我国全面贯彻美育教育方针,实施美育教育战略中,音乐鉴赏在高校的通识课行列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问题(Odlin, 2001:ix)。早期的语言迁移研究主要涉及双语学习者,近些年来,研究者开始探索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问题
衔接被看作是生成语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语篇的基础,是使语篇语言简练、信息突出、逻辑连贯的重要手段。衔接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能够确保语篇信息的完整性。因此,对衔接的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