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旨在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文学翻译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当今时代汉英文学翻译的性质和功能。论文还简要讨论了汉英文学翻译的策略、原则和标准。
文学翻译是一个文化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和政治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不同国家间的文化接触也越来越重要。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追求不同文化的平等与和谐。但是由于世界上的文化实际上并不是平等的,文化交流实际上也是不平衡的。汉英文学翻译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因此,研究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文学翻译意义重大。
翻译研究领域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审视翻译的新视角。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来源于行为理论和交际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有目的的、人与人之间的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理论模式特别强调了译文和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本论文作者研究了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文学翻译,并且得出结论:汉英文学翻译在当今形势下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汉英文学翻译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首先在于它肩负着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全球化,从而改变中国和其他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交流上的不平衡现状。汉英文学翻译也反映了翻译过程中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本国的译者从原作者的文本里选择有关信息,然后把它们传导给英语文化体系中的读者。中国的出版人员在对外介绍中国文化的事业中应该扮演发起人的重要角色。政府在宏观决策中应重视汉英文学翻译,加大投资,鼓励汉英文学翻译。汉英文学翻译的交际特性在于它把英语作为传递文化信息的方式。作为原文文本的中国文学著作在汉英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再具有权威地位,而只是有关中国文化信息的来源。
全球化时代汉英文学翻译的性质和推介中国文化的功能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应主要以文献翻译作为其翻译策略,整个翻译过程的指导原则是如何最好地实现使英语读者更加熟悉中国文化这一目的,因此评价翻译好坏的标准也只能是看其能否充分完成这个任务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