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品和环境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安全用药保障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当用药和不合格药物都会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环境污染物会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人体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药物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十分必要。文献报道测定药物和环境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荧光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多数灵敏、准确,但往往也存在或稳定性不好或操作不便或仪器设备昂贵等问题,因此发展新的检测方法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很多纳米材料被用于荧光分析中,纳米材料的使用极大地扩展了荧光分析的应用范围、增强了测定灵敏度,在这些纳米材料中,金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而备受关注。本论文利用金纳米粒子的荧光猝灭性质,构建了基于金纳米粒子-荧光染料的荧光体系,建立了非荧光药物的荧光测定新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液法以壳聚糖为模板一步合成了功能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将荧光染料组装于该纳米粒子上制备出功能荧光纳米粒子,改善了检测灵敏度,并实现了在环境方面的初步应用探索。主要工作如下:1.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药物分析应用本工作以柠檬酸钠还原法合成了金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金纳米粒子为呈单一分散状态的球形颗粒,尺寸为13 nm,吸收光谱峰的位置在520 nm左右,均与文献报道的一致。基于不同聚集态金纳米粒子(AuNPs)对罗丹明B(RhB)荧光猝灭作用的差异及甲巯咪唑对AuNPs的聚集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药物中甲巯咪唑的荧光分析方法,并探讨了实验机理。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为4.4×10–88.8×10–6mol/L,相关系数r为0.999,检出限(3s/k)为3.3×10–88 mol/L。将其用于甲巯咪唑药片的测定,回收率为96.7%99.2%。以金纳米粒子(AuNPs)为能量受体,钙黄绿素为能量供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基于青霉胺的加入可使体系的荧光信号增强,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青霉胺的方法,并探究了测定机理。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青霉胺浓度与体系荧光恢复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青霉胺药片的测定回收率为98.8%102.4%。2.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环境样品分析应用本工作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在合成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子的同时加入壳聚糖(Chitosan)分子,实现了对SiO2纳米粒子的一步表面官能化和制孔化,制备了Chitosan/SiO2多孔纳米粒子,进一步对多孔纳米粒子静置组装荧光染料罗丹明B,制备成RhB/Chitosan/SiO2荧光纳米粒子。用荧光光谱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并对组装方式及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粒子粒径为5060 nm之间,其中SiO2纳米粒子为表面光滑的实心球型,Chitosan/SiO2多孔纳米粒子表面为疏松多孔结构。基于Cu2+对RhB/Chitosan/SiO2荧光纳米粒子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一个定量测定Cu2+的荧光分析方法,探讨了测定机理,优化了实验条件。在优化条件下,Cu2+浓度与体系荧光猝灭值在2.4×10–72.5×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2.2×10–7mol/L,回收率为96.9%103.7%。基于RhB/Chitosan/SiO2荧光纳米粒子与苦味酸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个定量测定苦味酸的方法,并探讨了实验机理。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66.0×10–4mol/L,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3s/k)为3.0×10–66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