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伴随人口老化而来的脑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影响国民生活质量、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共健康问题。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其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现今的医疗水平,还没有能够有效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但是如果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的患者,并及时地进行干预,将有效地延缓疾病发展的速度。随着非侵入式影像技术的发展,基于磁共振成像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伴随人口老化而来的脑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影响国民生活质量、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共健康问题。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其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现今的医疗水平,还没有能够有效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但是如果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的患者,并及时地进行干预,将有效地延缓疾病发展的速度。随着非侵入式影像技术的发展,基于磁共振成像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结构以及功能都发生了改变。其中,功能磁共振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打乱原有连接模式”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功能连接网络经历了变化。人脑功能连接无疑是具有时空多尺度特性的,但是目前研究只是从单一尺度对这种脑功能网络的变化进行研究。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疾病发展,脑功能网络的变化在各个尺度上如何变化,阿尔茨海默病不同阶段是否更倾向于特定尺度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否与行为分数相关,都是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拟采用多尺度的中心度指标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病程中大脑功能连接模式的变化。其中,局部尺度的中心度指标为度中心度;中间尺度的中心度指标为子图中心度;全局尺度的中心度指标为特征向量中心度和网页排序中心度。本研究将计算主观认知下降患者、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各个中心度图谱,比较他们和正常老年人中心度图谱在多个尺度上的差异,并探究这种功能网络变化和行为分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观认知下降患者在视觉和感觉运动区域表现出中间尺度的中心度降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表现出默认,边缘和背侧注意网络多个尺度中心度的下降,额顶控制网络局部尺度中心度的下降,和感觉运动网络全局尺度中心度的上升和下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表现出全局尺度的中心度上升,包括初级和联合皮层等。由此我们推断,阿尔茨海默病的脑功能连接变化随着疾病发展,从由中间尺度发展为多个尺度再到全局尺度,且从初级的感觉运动等区域发展到默认、注意网络等联合皮层。中心度作为一种基于体素水平描述脑网络属性的方法,为我们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及观察其大脑功能连接模式的改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其他文献
公平是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起到关键作用的一种规范,既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又有利于推进社会合作的达成。源于博弈论的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UG)范式是实验室常用的研究公平及其相关决策行为的实验范式。众所周知,人类的行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公平行为的文化和进化起源讨论,研究者提出公平相关决策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和环境基础。近期的双生子研究发现了证据,支持
人们对环境中的序列信息进行编码,或者从正在进行的动作中学习正确的序列,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研究者发现,序列学习也可以是一种无意识的、偶然的、程序性的学习过程。在内隐序列学习的研究中,序列反应时范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研究范式。多年来,研究者们采用口头报告的主观标准或者再认测验等客观标准,分离人们在内隐学习中获得的意识和无意识知识。然而,这些方法面临敏感——污染的问题,如主观测验可能会因低估
背景:应激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心理应激状态的测量与计算对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应激状态客观测量方法主要有利用皮质醇水平和心跳R-R间期两种。皮质醇测量流程较为复杂,精度较低且个体差异、个体内差异明显;R-R间期测量主要依赖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指标,此方法的有效性在本领域具有争论。此外本领域尚无心理应激的量化计算体系。精确敏感有效的测量指标及相应
与未来重要他人的心理联结(Psychological Connectedness to Future Significant Others,PCFSO)指个体将其现在的重要他人与未来的重要他人联系在一起的紧密程度。与未来重要他人的心理联结包含相似性、生动性、积极性和确定性四个维度。其中,相似性指个体眼中其现在重要他人与未来重要他人之间的相似和紧密联系程度;生动性指个体在想象未来重要他人时,所想象出
时间是构成这个世界的重要维度,万事万物之间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顺序。大脑如何在工作记忆中表征和更新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是人们长久以来探讨的科学问题,这涉及到时间工作记忆这一概念。与视空间工作记忆关注客体视空间特征的加工不同,时间工作记忆关注多个客体之间时间关系的表征和加工。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作为一种多系统障碍病,PD不仅引起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运动症状,也
近年的研究发现,未来自我联结性,即个体所感知到未来的我与现在的我之间的联结程度,可以预测许多重要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包括跨期决策,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等等。然而,目前这一概念的研究都聚焦于个体水平的自我,而根据社会认同等相关理论,除了个体我之外,集体我也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预测个体心理与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将个体水平的未来自我联结性扩展到了集体水平,并提出了未来集体联结性的概念,
人类认知活动中,绝大部分输入信息是为非意识方式所处理。知觉学习是增强对所输入感知觉信息的处理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现阶段的知觉学习研究,主要关注于主动有意识地处理信息时的感知觉能力增强,对以非意识方式处理信息时的感知觉能力增强,即对基于暴露知觉学习,开展得却很不充分,对其特征表现与发生规律知之甚少。本研究应用同刺激异任务范式,训练被试对刺激某一属性进行辨别,控制任务无关属性,对基于暴露知觉学习的特性与
在语言理解中,自上而下的预期加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主要通过高预期条件下关键词出现后其加工的促进效应来间接证明预期的存在,但是对于真正产生预期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目前直接的研究证据还比较少。 本研究通过隔开“关键名词”及其前面的“关键动词”从而分开考察预期的“形成阶段”和“整合阶段”,同时操纵句子的语义限制性高低和关键名词的语义类别。实验l自定步速阅读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高预期条件下,
很多读者在默读文本的过程中,仿佛都能听到来自大脑中的一个声音,也在读着相同的内容,这个现象被称作内部言语。该现象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在早期,内部言语存在的证据大多来源于自我报告法、内省法,随后实证的研究虽然兴起,但很少是在自然阅读中进行的,尤其是在中文这样一种非字母语言系统中。本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两个眼动实验来寻找中文阅读中内部言语存在的证据,除此之外,更要探究内部言语和读者眼动之间的关系,进而
危险驾驶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已有研究表明,愤怒(状态及特质)会导致危险驾驶行为增加,影响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但是,对愤怒影响驾驶行为的心理机制及消除不良后果的干预方法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从认知加工的角度,针对愤怒对驾驶行为具体过程的影响展开系统研究,揭示愤怒影响下驾驶过程中的认知和行为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愤怒状态的识别和干预方法。本论文共包括以下四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