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自拟方贝母枳术散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期望证实贝母枳术散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改善患者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与GerdQ评分,降低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为该组方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设计,筛选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呼吸科就诊的GER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GREC患者按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自拟方贝母枳术散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期望证实贝母枳术散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改善患者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与GerdQ评分,降低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为该组方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设计,筛选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呼吸科就诊的GER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GREC患者按1:1分配至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治疗方案,给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贝母枳术散水煎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天。研究期内两组患者均禁用其他具有抑制反流、抑酸、止咳作用的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GerdQ评分、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变化等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比较一般情况,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体重指数、GERC病程及合并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GerdQ评分以及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两组总疗效比较根据治疗前后咳嗽症状总分变化评价两组方案总疗效,其中观察组达到临床控制者11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达到临床控制者1例,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方案均能有效治疗GERC,但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咳嗽症状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咳嗽症状评分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1),且两组的变化趋势相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两组间日、夜间咳嗽评分及咳嗽总分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两组间日、夜间咳嗽评分及咳嗽总分比较,尤其是日间咳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日、夜间咳嗽症状,但治疗2周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日间咳嗽方面优势更加明显。3.GerdQ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两组GerdQ评分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1),且两组评分变化趋势相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两组间GerdQ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两组间GerdQ评分相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均能改善GERC患者的GerdQ评分,减轻患者反酸、烧心等反流相关症状,且治疗2周观察组改善反流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4.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变化(△PP)的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唾液胃蛋白酶浓度,而对照组浓度无下降,观察组在降低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方面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ALT、AST、BUN、CRE)及心电图在内的各项安全性指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提示贝母枳术散临床安全性好。研究结论:贝母枳术散治疗GERC患者,相较于单纯西药组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日夜间咳嗽、反酸烧心的临床症状,降低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相关不良事件。以上说明贝母枳术散临床治疗GERC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年份、季节、月份、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分布情况,以及相关中医病名、证型、所用方剂和治疗方式分布情况,探索其发病规律和治疗情况,为今后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SICU)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所有第一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150例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对其发病
目的:基于客观测量指标探究北京地区青年女性皮肤老化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中医虚证证候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皮肤老化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并为患者日常调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2021年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青年女性皮肤老化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VISIA皮肤检测系统对患者面部进行检测,统计面部斑点、紫外线色斑、棕色斑、皱纹、纹理、毛孔和红色区的分值。记录患者的
以陕西杨凌地区大白菜为原料,切碎,添加2.5%食盐,在22 ℃进行半厌氧自然发酵酸泡菜。发酵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取泡菜液,测定泡菜pH值、乳酸菌落和菌落总数变化,分离鉴定优势乳酸菌株,检测酸白菜微生物多样性,探究酸白菜腌制过程中菌群的演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泡菜自然发酵,从第0天到第7天,pH值从初始的6.0降到4.15,乳酸菌数由4.65 lg(CFU/mL)增至7.86 lg(CFU/mL),菌落
目的:总结杨道文教授学术思想和治疗慢阻肺的经验,同时挖掘其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用药规律,以期继承导师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总结杨道文教授治疗肺系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慢阻肺的经验,包括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常见证型、方药和临证加减等,并通过中医计算平台挖掘杨道文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跟师总结杨道文教授治疗肺系病学术思想:从风论治,善用“风药”;善用古方,精于化裁;重视气机,肺胃同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宏观及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等方法对服役一段时间的CS2反应管进行状态分析和寿命评估。结果表明:炉管未有硫腐蚀沟,除1号管有严重的局部腐蚀以外,其他均呈现均匀腐蚀状态。常温的力学性能良好。?相呈针状且数量较多,是造成材料变脆,焊接性能降低和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通过多种手段分析和寿命计算也评估出炉管大致剩余寿命。建议炉管更换材料,使用更高级别的镍铬合金代替HK40。
目的:通过整理“甘泻之”治疗思想的理论源流、注家观点和易水三家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身处的时代背景,探析易水三家“甘泻之”理论内涵发展和应用特色,总结易水学派“甘泻之”临证规律。方法:首先,采用文献学研究方式,回顾“甘泻之”思想的论述出处,厘清源流,分析方向,尤重《黄帝内经》的原文内容与医家注疏集解;其次,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考察相关医著和史料,梳理易水三家在金元时期特定的社会地理历史条件下,对“
1.研究目的:评价“温阳补肾”组穴治疗肾阳虚型慢性腰肌劳损(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CLM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出新思路及科学依据。2.研究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将符合标准要求的患者,运用SPSS26.0软件产生随机数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开始前进行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标、中医证候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分别对两
目的:探究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中医证型的关系,通过不同反应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指标、体表指标及营养相关评分,比较不同证型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态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为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相关理化指标参考;同时通过CONUT指数进行营养不良风险分层,评估不同营养不良风险患者之间的理化指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为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营养管理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放血,在西方也称为静脉切开术,在中文中称为“刺络”,是一种治疗方式,许多现代人可能认为这是过时、残忍甚至野蛮的。然而,放血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文化中自发出现了多次,尽管数千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但一直沿用到今天。在西方,放血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希腊医学文献,这些文献记载的理论基础,明显影响到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类似的放血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录来自汉代。历史上,放血被
目的:郁证属于中医神志病范畴,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郁证与五脏藏神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宋代医家从五脏藏神论治郁证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究,以期为临床治疗郁证提供理论基础和方药指导。方法:本研究选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两种科研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分析法对宋代古籍及医案进行文献研究,整理挖掘郁证的相关论述,探究五脏藏神与郁证的相关性,总结从五脏藏神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