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视觉设计创意的表达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为了自身的交流和发展,寻求相互沟通交流的媒介。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洞穴墙壁上以及陶器的信样中留下的各种形象的图案,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能够了解的人类最早的“视觉沟通媒体”。到了十九世纪,由于西方报纸的出现和迅速普及,一下子把人们从比较简单封闭的生活固处,带到了能够关注到比以往更多更远的角落。这就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出现所带来的室外的一切信息,引起了人们无限的兴趣,终于使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中,这也标志着视觉传媒的新发展。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存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全方位,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数码技术创造的影像,图形,声响,数据等信息。数码科技使人们在同一个空间中,消除了时间的障碍,使交流距离感发生质的改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观念艺术的出现对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法国艺术家杜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喷泉”。这些出现在艺术展览中的“现成品”引发了人们对于观念特定媒介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再认识和思考。人们突然间意识到艺术观念不仅只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其实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这种认识为以后艺术表现媒体多样化发展的理论提供依据。对于伴随着数码科技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数码新多媒体艺术,人们才逐步开始接受。目前在人们意识中仍然习惯于与传统的艺术媒体形式进行比较,这也是许多人面对彩色打印或电子显示屏的图像或影像作品时,难免会带有偏见。不管你是否接受,在现实生活中,你都不可避免地随时随地与它相遇,它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思维观念。特别是高科技对现代艺术产生的影响,计算机(COMPUTERIZATION)概念是用计算机处理(计算),电脑设计艺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以计算机与计算机软件和外围设备为主要工具的一种视觉设计创作。著名艺术家劳申伯和设计大师乔治.开普斯20世纪六十年代起就成立专门机构,研究计算机图形与艺术。经过了六七十年代艰辛而沉寂的实验期,从八十年代开始,计算机图形应用得到空前的发展。八十年代中叶,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易于使用的电脑,专为计算机开发的应用软件也应运而生。“计算机设计时代”开始了。今天,数码新媒体己经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在艺术创作领域,基于数码新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成为艺术的主流表现形式,它甚至使得这之前的一切其他艺术形式都被归纳为传统形式。而取而代之的则是数码新媒体。所谓数字化视觉设计,是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如数码相机/摄影机等)将文字、图形、图像、影像、声响、动画、视讯等各种沟通形式进行汇合与创作,再通过网络将其传播,从而形成新的媒体网络体系。从技术角度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二维(平面)设计;三维(实体造型)设计;视频(数字化影视)设计等。 连同世界的INTERNET网络推动了世界信息的传递及在线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跨地域的协同创作,这使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不再受地域的限制。但就目前而言,创TERNET网的带宽还很难满足在线艺术对网络高速传输的要求,同时能够支持网络协同创作的软件也很少,因而现在的网络艺术在创作交流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表现得还很不完善,形式也不够丰富。 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实现生产目标提供了可能。设计过程的变化,设计成果的虚拟化,设计环境的虚拟化,需求的转变。如今,以信息数字化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则综合了这些工具,材料。设计对象的虚拟化。现在,设计师面对的是计算机人机界面,设计师可以抛弃这个转换器,把脑子中的想法转化为可视的信息。 也许以及张光碟就容纳了产品设计成果所有的秘密,而且,计算机三维模型比单纯的平面制图能记录更多的信息。 设计工具的数字化,设计对象的虚拟化,使设计师可以直接操控数字化模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师可以以任何可能的方式,直接与他设计的对象进行交互,这将更有利于设计师理解和感受产品的功能、形态、空间、色彩、人机关系乃至氛围效果以致做出相应客观、直观、综合性的设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