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认识并使用能源的关系非常密切。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动起着助推作用。如今,能源经济、能源政治、能源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热门话题,而能源经济政治化趋势愈加凸显。在众多能源存储量和出口量较大的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将能源这一普通经济商品冠以政治色彩,为达到本国既定的政治目标,均或多或少地将能源经济问题政治化。研究俄罗斯能源经济政治化现象,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同其他组织或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尽量减少或避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危害,以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始终将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当经济基础发生改变时,上层建筑也将随之调整和转变,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能源在经济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战略价值,它既是国际政治竞争中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最有效、最直接和必要的工具。本文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采用文献法、历史分析法、比较法以及综合分析等方法,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俄罗斯在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重大转变之后,观念的上层建筑是如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即在实践中如何影响到俄罗斯的能源经济政策。同时,结合俄罗斯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以及软权力等因素,最终探讨俄罗斯“能源政治---能源经济---能源经济政治化”的演变过程、实施动因、实质及影响。 本文分六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对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二章: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界定: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理论及对俄罗斯能源政策的指导作用;界定了能源经济、能源政治、能源经济政治化等基本概念,揭示俄罗斯能源经济政治化的实质及表现方式;第三章:意识形态对前苏联能源政策的影响。苏联时期的能源政策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其目的直指政治领域,以巩固和发展与“华约”各国之间的关系,扩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保护苏联的国家安全。其途径:利用能源资源优势,筑成了通向能源政治的油气管道网;第四章:意识形态对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影响。首先对俄罗斯当时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进行了剖析,指出能源经济对其国家利益重要性和必然性。探讨俄罗斯与能源进口国、能源出口国、能源过境国之间的能源合作过程中,如何获取对外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把能源经济转化为能源政治,揭示其实现能源经济政治化的过程和意义;第五章:俄罗斯能源经济政治化的影响。分析和总结俄罗斯能源经济政治化对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国际能源格局产生的影响及对全球能源安全意识的冲击。同时客观评价俄罗斯能源经济政治化对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影响;第六章:俄罗斯能源经济政治化对中国的启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如今,谍报战、网络攻击、棱镜门等事件频繁曝光,东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和抗衡又重新登场,为了消除隔阂与对抗,在对外实践中我们应遵循以下规则: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底线是不能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原则是要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大国博弈中的手段是要合理使用本国的独特资源;使用经济问题政治化要格外慎重,一定要考量国际环境和国内状况的各种变化,否则将会危及国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