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作为一个舶来品,它作为一种“新鲜的事物”于1896年8月11日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灵魂。一种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的文化也遭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通过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来研究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民族文化本质的变迁。本文从文化视点的视角深层次剖析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传播发展过程,就是为了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本质。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文化视点进行深度的分析,进而能够梳理出民族文化特质的一种变迁,也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的流变。从中找出有利于发展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积极因素,让人们都能够重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本论文分四个章节:在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这些理论基础主要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第二章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视点的投射方向。主要通过民族政策、主题表现形式、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文化视点展示少数民族新风尚、新面貌。第三章为“文革”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视点的狭窄。在“文革”时期由于受到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只允许八个样板戏类型的影片播出,从而禁锢了艺术家的思想,造成了电影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失去了电影艺术的思想性、形象性和审美性。由于资料的残缺,再加上个人的能力有限,该节只是对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第四章为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视点的呈现。针对人性的复苏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题材多元化的发展、普世价值观的呈现以及审美的文化视点多元呈现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第五章结论部分,笔者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视点的变迁过程做了简要的总结。笔者从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源出发,以一种追本朔源的逻辑思路来分析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变迁缘由,也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