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大和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也是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给当代教育领域所带来的勃勃生机正如一个新生命的孕育,让人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期待.我们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要为它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力量而竭尽自身微薄之力.从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合作学习专家的观点入手,本文首先总结出了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从认知和非认知的角度进行了归类,并着重介绍了两类理论基础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进而回顾了1990年以来,合作学习在认知过程研究上、小组成员认知风格研究等方面上的新突破,世界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正往纵深处发展.同时本文对场依存——场独立认知方式的基本内容作一概述并且着重尝试作出了以个体场认知方式差异作为小组分组依据的合理性分析.本文的实证研究选择普通高中高三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作为被试,首先依照镶嵌图形测验的结果对所有被试进行筛选,进而对划定的被试进行分组,共组成场依存同质组、异质组和场独立同质组三种类型,每个小组有3人或者4人,再经过设计不同类型的任务、组织实施课堂合作学习、及时搜集有用信息和数据等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实验.分别从个体和小组这两个角度分析了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成绩差异.试图研究两种类型的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行为表现差异、同类学生在同质组和异质组中受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不同类型小组在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上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基本题、综合题和开放题三种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小的层面来说,场依存个体和场独立个体的成绩差异并不一致,不同类型小组对个体的影响不同,在开放题和需要较高解题策略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异质组对场依存个体的影响较为突出.大的层面上来讲,不同类型小组适合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异质组在开放题的问题解决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平,面对需要较高解题策略的数学综合问题时,场依存同质组更容易产生集体无能感.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对合作学习的运用提出了一些教学参考建议:从广大教师来说,要重视从认知方式维度分析和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采取不同的分组策略,从加强教师培训来说,要提高教师对合作学习概念的理解、提高向学生传授合作技能的能力是当今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任务.同时指出不同类型小组对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的影响应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时着重考虑的方面,依此笔者提出了在场认知方式组构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