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囊、侧隐窝等随体位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其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的“分离现象”。构建腰椎有限元模型;比较后路全椎板切减压与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及对腰椎度的影响,探讨减压手术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辅以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必要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天津医院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全腰椎动态位MRI检查,采用Mimics17.0进行测量收集椎管横截面积、椎管矢径等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以CT资料为基础,利用Mimics10.01、Rhino5.0、Abaqus6.12等软件进行建模并验证模型有效性。以L3椎体为主要手术节段,分别构建全椎板切除组、内固定组有限元模型。设定S1椎体下部自由度为0,在L1椎体上部施加400N预载荷模拟人体自身负荷,然后分别施加8N·m,6N·m,4N·m弯矩模拟屈伸、旋转等运动。结果:共记8例患者(5女3男)完成检查。测量分析结果:1)骨性椎管矢径不随体位发生明显变化;硬膜囊矢径、硬膜囊矢径/骨性椎管矢径比值在前屈位最大,后伸位最小。2)骨性椎管横截面积不随体位发生明显变化;硬膜囊横截面积、硬膜囊横截面积/骨性椎管横截面积在前屈位最大,后伸位最小。3)左、右两侧盘黄间隙在前屈位时均显著增加,下腰椎尤其显著;左、右两侧盘黄间隙比值未表现出明显规律,均在1.0左右。有限元研究显示:1)正常组在后伸、扭转时较部分体外实验数据偏大,但无统计学差异,不影响后续分析。2)全椎板切除组各工况下ROM及椎间盘平均应力较术前升高,手术节段较明显,屈伸、旋转运动尤为显著;3)内固定组各工况下ROM及椎间盘平均应力较术前减小,手术节段较明显,在屈伸及侧屈运动时较为显著;4)全椎板切除组各工况下ROM较内固定组均不同程度升高,前屈运动最明显;全椎板切除组各椎间盘平均应力较内固定组增加,手术节段更显著;5)两组的非手术节段在各工况下ROM变化不显著,椎间盘平均应力均增加,尤其L5S1节段显著。结论:1)硬膜囊矢径、横截面积、盘黄间隙等在腰椎前屈时最大,后伸时最小;2)纤维性椎管的体位性变化与椎间盘、硬膜外脂肪等的变化相关;3)骨性椎管的径线不随体位发生显著变化;4)腰椎管狭窄是退变基础上发生的,上位腰椎节段性活动造成的椎间孔动态性狭窄;5)全椎板切除减压可造成腰椎活动度、各椎间盘平均应力增加,可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甚至失稳;6)椎弓根内固定可改善腰椎稳定性,但非手术节段可出现应力集中,可加速退变;7)临床实践中应考虑人体自身的代偿修复能力,严格把握内固定融合指征及节段,避免邻近节段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