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也是国内区域经济差异比较大的省份之一,作为青藏高原的一个重要省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持续影响着区域内的社会发展和稳定,社会经济贫富分化和区域内极化现象更加严重,形成了青海省独特的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格局。区域经济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剧,经济空间极化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愈发明显,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以及各个州县、区之间的差距随之拉大。因此,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研究青海省内的区域经济空间和可持续的战略格局和对策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海省区域经济极化格局进行探讨:首先,以43个县市为研究单位,应用威尔逊指数和T-w指数对青海省从1997年至2011年区域空间极化现象的发展以及演变过程进行测度,并且运用ARCGIS软件当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对1997年、2001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11年进行二维空间模拟分析,指出青海省区域经济极化格局呈现出向多级核、由点到面的趋势发展,并主要以公路、铁路为主要方向蔓延,增长极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格尔木市转向区位条件更好的省会城市西宁市和资源禀赋相对集中地青海湖周边地区。其次,运用欧氏距离法和引力模型分别测算青海省市、州、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和西宁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三市之间的地缘经济关系即竞合关系,指出青海省要继续加强各州间的经济联系,完善基础设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当中,西宁市作为一级的极化核心城市,与海东地区的经济联系要更加密切,开展更多的经济合作;而海北州、黄南州、海南州和海西州要更加加强与省会城市西宁市的经济往来,争取创造对自身更加有利的经济发展条件;果洛州和玉树州则要更加掌握好自身的资源禀赋,将自身的经济发展起来以便今后更好的与其他地区经济经济上的往来。三市之间地缘经济关系均为经济互补型,其中,其他两市与西宁市为强互补型,说明资本转换效率方面的强互补型带来综合性的互补型表现。最后依据测算结果,探讨了青海省区域经济极化格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